壁水溶溶漾碧漪。桥门清晓驻鸾旗。
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
春服就,舞雩归。四方争颂育莪诗。
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
壁水溶溶漾碧漪。桥门清晓驻鸾旗。
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
春服就,舞雩归。四方争颂育莪诗。
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清雅的画面,湖水荡漾着绿色涟漪,桥门在朝阳下显得宁静,皇家仪仗队的鸾旗在此驻留。诗人以“三千儒服”象征众多学者,他们如同鸳鸯和鹭鸟聚集,显示出学术氛围的浓厚。十万兵马装备犀利,象征着国家的强大防御力量,其中的虎与貔貅寓示勇猛之气。
接下来,词人提到春日里穿着轻便的服装参加祭祀活动,结束后受到四方人士的赞扬,因为他们吟咏着赞美教育的诗歌。这表达了对熙宁、元丰年间教育政策的肯定,认为这些措施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优秀的人才如夔龙凤池中的杰出人物般汇聚一堂。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场景和引用历史典故,赞美了宋代的文治武功和教育成就,展现了作者对于盛世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