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宜禅人之姑苏》
《送宜禅人之姑苏》全文
元 / 梵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洞庭一望水漫漫,去路遥随眼界宽。

红蓼白蘋秋正好,不知谁把钓鱼竿。

(0)
鉴赏

此诗《送宜禅人之姑苏》由元末明初诗人梵琦所作,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畔送别僧侣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离愁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洞庭一望水漫漫”,开篇即以广阔的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望”字引出诗人远眺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无垠的水天一色之中。“漫漫”二字,不仅形容了湖面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悠长,仿佛与这浩渺的湖水相呼应。

次句“去路遥随眼界宽”,在描述了湖面的辽阔之后,诗人进一步点明了禅人即将前往的目的地——姑苏。这里的“去路遥”既指实际的路程遥远,也暗含着对禅人旅途艰辛的关切和祝福。而“眼界宽”则表达了诗人对禅人开阔心胸的期待,希望他能以更加宽广的视野面对未来的旅程。

第三句“红蓼白蘋秋正好”,诗人转而描写洞庭湖畔的秋景,红蓼与白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禅人即将踏上旅途之时,内心充满希望与宁静,如同这秋日的湖畔一样美好。

最后一句“不知谁把钓鱼竿”,以一个疑问句收尾,既是对禅人即将开始的旅程中可能遇到的未知事物的思考,也是对禅人智慧与心境的赞许。钓鱼竿在这里象征着禅人将要面对的生活与修行中的挑战,而“不知谁”则暗示了禅人将独自面对这些挑战,展现出其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畔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禅人旅途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禅修生活深邃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梵琦
朝代:元   字:楚石   籍贯:浙江象山   生辰:?—1370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猜你喜欢

题画壁观音像

金身十丈不可问,碧山一带相与还。

夜来狮子吼一吼,试问百兽寒不寒。

(0)

密蜂牡丹

偶然墨扫牡丹枝,谁怪浓妆倚市窥。

春色元非老人事,郭华尽尔买胭脂。

(0)

复上虞复西溪湖

湖上香稻熟,湖中鲤鱼长。

网鱼煮香稻,千载荐桐香。

(0)

行经玉山吊孙烈妇

桃花含子怯风残,少妇捐生为所欢。

赵氏存孤较犹易,木兰替父不为难。

镜中玉靥迎刀碎,头上金钿照胆寒。

此际白虹应贯日,非关易水别燕丹。

(0)

史叔考荷汀号篇

若耶溪水积长汀,中有荷花出藻萍。

叶底娇歌莲女乱,晚涞眉黛远山横。

红衣倒护双栖鸟,绿濲时波一片冰。

结社此中应绝胜,欲从何处觅兰亭。

(0)

次韵仲房瑞雪之什与方衡州大夫并呈幕府

占年未慰三农望,祷雪真悬万姓忧。

稍喜琼枝撩碧汉,转看银海映神州。

随车细片疑飞盖,扑马轻团类打毬。

坛畔班行应共讶,天心原自答君侯。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