耨水耕山息故林,壮图嘉话负前心。
素丝鬓上分愁色,络纬床头和苦吟。
笔研不才当付火,方书多诳罢烧金。
同年二十八君子,游楚游秦断好音。
耨水耕山息故林,壮图嘉话负前心。
素丝鬓上分愁色,络纬床头和苦吟。
笔研不才当付火,方书多诳罢烧金。
同年二十八君子,游楚游秦断好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新葺茆堂(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耨水耕山息故林"一句,描绘了一种农耕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息"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停留。"壮图嘉话负前心"则表明诗人怀揣着过去的美好回忆和未来的宏伟蓝图。
"素丝鬓上分愁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忧愁和悲伤,"络纬床头和苦吟"则传达了一种在困境中寻求安慰的无奈。这些意象表明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易。
"笔研不才当付火"表露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谦,"方书多诳罢烧金"则是对虚伪和欺骗的批评,以及对真诚和纯粹的渴望。
最后两句"同年二十八君子,游楚游秦断好音",诗人提及了与同龄朋友们共同度过的岁月,以及在旅行中感受到的人生断裂,这里的"断好音"可能是指友谊或是某种美好的回忆被现实所割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