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连夜烛开花,气魄辉煌实可誇。
顶盖团团如月上,傍生冉冉带风斜。
遥思太乙浮莲叶,更想张骞泛汉槎。
驻足东屯听消息,凫溪辞我入长沙。
客舟连夜烛开花,气魄辉煌实可誇。
顶盖团团如月上,傍生冉冉带风斜。
遥思太乙浮莲叶,更想张骞泛汉槎。
驻足东屯听消息,凫溪辞我入长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前往长沙府途中,偶遇邦伯夏凫溪先生因事务需返回县治,故请求同僚东嵎李三尹代为处理公务的情景。诗中通过“客舟连夜烛开花”开篇,以烛花不落、光焰辉煌的景象象征着喜讯的到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获得好消息的期待与喜悦。
“顶盖团团如月上,傍生冉冉带风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船顶比作圆月,周围飘动的景象仿佛是随风斜行的云彩,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航行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遥思太乙浮莲叶,更想张骞泛汉槎”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勇敢探索精神的敬仰,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驻足东屯听消息,凫溪辞我入长沙”则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核心——诗人站在东屯渡口,得知邦伯夏凫溪先生因公务需返回县治的消息,表达了对先生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夜晚航行的独特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公务处理的智慧以及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憧憬,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千年老谷无人知,万杵椎冰身汗热。
木肤解剥白于绵,冻手龟皴腕将折。
荆州鱼网兰亭茧,彼美不曾传秘诀。
独留此木在人间,秃尽青山散妖血。
迩来奇制蜡作纹,草木虫鱼生眼缬。
只今吴越称第一,秋浦浣花派滕薛。
先生好古得此物,挥手行与时流别。
紫薇花前草尺一,书成气凛寒松雪。
不然名山撰古史,蛟龙郁屈蟠奁箧。
有时浮戏写诗章,飒飒落锥蚕食叶。
比来分遣二十辈,西江远借馀波浥。
聊凭和诗报琼瑶,袖手愧逢强对怯。
故侯学种瓜,衰荣互相代。
随时改门户,不改独心在。
中原方起事,未有山西对。
不藉芒砀云,远激浙江汇。
非关拣点人,自为非主吠。
蹉跎志不就,去住无留碍。
晚入丞相閤,不堕笼络内。
片言中臣主,颠倒穷百态。
除却下邳侯,汉庭无此辈。
我生未为后,议论颇自喜。
读书见古人,慷慨欲立事。
既壮涉忧患,辗转不如意。
五十今到门,翻与穷鬼值。
老马但垂头,不似新驹驶。
前途勿复道,有酒且勤置。
渊明归故园,心与境俱会。
种菊满东篱,高致在菊外。
故人绝世好,尚友渺千载。
幽赏属同流,更有心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