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淹旅泊,情多秋亦悲。
寒云欲垂野,疏叶不藏梨。
断梗逐流水,归禽投好枝。
徘徊古原上,应有夕阳知。
况复淹旅泊,情多秋亦悲。
寒云欲垂野,疏叶不藏梨。
断梗逐流水,归禽投好枝。
徘徊古原上,应有夕阳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客意五首(其五)》,描绘了旅人在外的孤独与凄凉心境。首句“况复淹旅泊”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滞留他乡的无奈,"情多秋亦悲"则揭示了秋天的萧瑟景色更添心中愁绪。接下来的两句"寒云欲垂野,疏叶不藏梨"通过描绘寒云低垂、稀疏的梨叶无法遮蔽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冷清的秋日气氛。
"断梗逐流水"以漂浮的枯枝为喻,象征着诗人自身的漂泊不定,"归禽投好枝"则反衬出鸟儿能找到归宿的对比,暗示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徘徊古原上,应有夕阳知"以夕阳作为见证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人理解的孤独,以及对夕阳下归家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羁旅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