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今代邸,王气昔来多。
宫城自盘踞,陵庙郁嵯峨。
月下衣冠出,风前钟磬和。
野臣瞻望处,天保几回歌。
郢中今代邸,王气昔来多。
宫城自盘踞,陵庙郁嵯峨。
月下衣冠出,风前钟磬和。
野臣瞻望处,天保几回歌。
这首诗描绘了承天府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人以“郢中”开篇,巧妙地将承天府与古代楚国的都城相联系,暗示着这里曾是王气汇聚之地,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接着,“宫城自盘踞,陵庙郁嵯峨”两句,通过宫殿与陵庙的描写,展现了承天府作为政治与祭祀中心的独特风貌,宫殿的雄伟与陵庙的庄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月下衣冠出,风前钟磬和”则将时间拉回到夜晚,月光下的人影与清风中的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古人的心境。最后,“野臣瞻望处,天保几回歌”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慨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在承天府留下足迹的先贤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承天府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与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深度与人文情怀。
吴楚争长岸,孙策攻刘繇。
晋隋及宋明,战此如鸿沟。
叠巘连江起,一水亘扬州。
白月青天夜,飏帆白鹭洲。
岂不生山色,亦壮大江秋。
如何古迄今,系缆为战陬。
烽火拥江水,列戍海山头。
历阳与丹阳,南北阅边愁。
维昔谢将军,听诗上孤舟。
温峤然犀过,照见水府幽。
此事差可意,牛渚长悠悠。
我今坐轮舶,幸未惊蛟虬。
溯流至采石,喜见谪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