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卜祭方希泽,好雨依旬大利农。
禾黍勃然如助长,往来似此得稀逢。
告功况值精禋举,归化仍传远部从。
诸务允称臻美吉,一心惟有励寅恭。
北郊卜祭方希泽,好雨依旬大利农。
禾黍勃然如助长,往来似此得稀逢。
告功况值精禋举,归化仍传远部从。
诸务允称臻美吉,一心惟有励寅恭。
这首诗描绘了在北郊进行祭祀后,恰逢适时的雨水降临,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的景象。诗人以“北郊卜祭方希泽,好雨依旬大利农”开篇,点明了祭祀与降雨之间的关系,以及降雨对农业的重要性。
接着,“禾黍勃然如助长,往来似此得稀逢”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于庄稼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这种景象的难得一见。诗人通过“勃然”和“往来似此得稀逢”的描述,突出了雨水对于农民而言的珍贵与喜悦之情。
“告功况值精禋举,归化仍传远部从”则进一步阐述了祭祀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这种和谐如何影响更广泛的区域。这里“告功”指的是向神灵报告丰收之喜,“精禋举”形容祭祀仪式的隆重与虔诚,“归化”则暗示了雨水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收,还有精神上的归附与和谐。
最后,“诸务允称臻美吉,一心惟有励寅恭”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美好景象的感慨与赞美,同时也强调了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应保持谦逊与恭敬之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弘历对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特见解。
君不见绿珠吹笛意态閒,画楼百尺垂阑干。
红妆千年不复识,今日忽见春风村。
又不见景阳丽华唱璧月,酡腮半露钿花繁。
酒酣妙舞未肯散,一笑婉娩宫井寒。
馀妍尚可眩一世,绿空化尽难为完。
坐令前身白玉质,施朱作艳娇能言。
颇疑守宫点臂痕不灭,又疑如意伤颊血未乾。
凄风澹月疏竹外,幽香著客能返魂。
同根霜雪魁百卉,未有早秀争秋兰。
煌煌庭院生晓色,一树变作扶桑暾。
我欲呼坡仙,叩门共醉诗清温。
我欲唤东野,长安一日走马看。
向来酒禁今已释,莫遣顷刻无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