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妆成白玉台,春风未许绣帘开。
昭阳欲见倾城面,遍地金莲方一来。
小阁妆成白玉台,春风未许绣帘开。
昭阳欲见倾城面,遍地金莲方一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略带神秘的画面。"小阁妆成白玉台",将小阁楼比作精心装扮的白玉台,既展现了阁楼的华美,也暗示了其中主人的高雅与不凡。"春风未许绣帘开",春风似乎有意无意地阻止了绣帘的开启,营造出一种期待与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象阁内主人的美丽与魅力。
接下来的两句"昭阳欲见倾城面,遍地金莲方一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昭阳"本是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美丽的女子,"倾城面"形容女子的美貌足以使整个城市为之倾倒。"遍地金莲"则可能是对女子周围环境或装饰的一种描述,也可能暗喻女子的高贵与华丽。"方一来"则强调了女子的出现是首次,或是特别的时刻,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期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