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这首诗描绘了般若台前涛园的景象,松涛阵阵,仿佛山石都为之翻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岁月的沧桑。诗人以“乌山戴石”、“石上翻涛”等生动比喻,展现出园中松树的坚韧与自然景观的壮丽。他感慨山荒松老,虽被遗忘但仍有瓯香之美名流传。
诗中提到涛园由园林变为祠堂,新松陪伴着年迈的园主,流露出对时光变迁和人事代谢的深深感慨。诗人询问友人离世已有多时,感叹世事如梦,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他对松树的赞美,寓含了对坚贞不屈精神的崇尚,以及对友人精神的怀念。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未能与友人一同归隐,只能在夜晚倾听涛声,仿佛能感受到友人的灵魂与松树相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松树坚韧品格的敬仰。
无山而隐,不褐而禅。
听松风以度曲,按舞鹤而忘年。
铿尔舍琴而对吏,忽坌入而来前。
察朱墨之如蚁,初不病其超然。
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
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
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
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
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敧侧。
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
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
清风吹月来,欢甚齿折屐。
有节似见圣,无言谅知默。
数回长者车,犹恨地未僻。
阴雨打叶时,曲肱自宴息。
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
从来修竹林,乃是逸民国。
黄须客子居水滨,水行水宿忘冬春。
莽渺三江五湖外,短船无地不知津。
弓弯夜月射鸣雁,舷系晓风歌采蘋。
时望青旗沽白酒,醉煮白鱼羹紫莼。
平生未识州县路,鸥鸟蒹葭成四邻。
市人诱我利三倍,辍棹一出几危身。
古来有道处渔钓,岂与荷担为儓臣。
欲论旧业谁知者,满地车轮来往尘。
言归明月沧波上,依旧操舟妙若神。
驽骀无长涂,一月始千里。
骅骝嘶清风,祇在一日耳。
诗酒废书史,诸友勿自疑。
宁为驽骀懒,当效骅骝嘶。
疏水必有源,析薪必有理。
不须明小辨,所贵论大体。
生死命有制,富贵天取裁。
傥能领真意,何有于我哉。
讨论销白日,圣知在黄卷。
自此宜数来,作诗情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