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
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
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
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
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敧侧。
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
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
清风吹月来,欢甚齿折屐。
有节似见圣,无言谅知默。
数回长者车,犹恨地未僻。
阴雨打叶时,曲肱自宴息。
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
从来修竹林,乃是逸民国。
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
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
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
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
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敧侧。
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
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
清风吹月来,欢甚齿折屐。
有节似见圣,无言谅知默。
数回长者车,犹恨地未僻。
阴雨打叶时,曲肱自宴息。
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
从来修竹林,乃是逸民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甫得到竹子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竹子的喜爱和赞赏。诗人通过“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等句,展现了竹子在风雨中的坚韧形象,象征着主人的品格。他提到筑垣封植,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的关注和呵护。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赞美竹子的耐寒特性,暗喻朋友的高洁情操。接下来,诗人以“翩翩佳公子”比喻竹子的风姿,又以“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强调竹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世俗格格不入,却受到诗人的珍视。
“清风吹月来,欢甚齿折屐”描绘了诗人与竹共度的宁静时光,欢愉之情溢于言表。诗人认为竹子有节,如同见到圣贤,无言之中透露出深沉的智慧。他还表达了对朋友选择隐居之地的欣赏,即使环境偏僻,也能自得其乐。
最后,诗人将竹林比作“逸民国”,寓意竹林生活的自由与超脱,流露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朽铁夹髀髀肉脱,腐肉巉巉露青骨。
怒蹄所到风为开,沙闪银芒眼如鹘。
喘低神尽行力疲,戟竖云鬃故突兀。
柝残月落村鸡号,纸灯照地棉鞍高。
百回恋栈意迟缓,乱鞭若雨声嘷嘷。
浓霜压背冷于铁,破石满地锋如刀。
凡材惊钝伏圉厩,不受驱使神偏骄。
君不见西羌秋警烽横野,毒矢飞天血瓴洒。
将军奏捷拜大功,八尺凌烟图汗赭,尔独何为羁辕下?
明月照空床,独雁闻悲声。
微物且觅侣,良人爱远征。
尺书屡传妾,迢递言归程。
及期望欲断,期过愁益增。
书来尚欺妾,何况音久沈?
海水不可测,山云还无心。
山云有归谷,海水有尽深。
安得身化雁,觅尔秋江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