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文登营》
《过文登营》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冉冉双幡渡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wéndēngyíng
míng / guāng

rǎnrǎnshuāngfānhǎi

xiǎoyānrénjiā

shuíjiāngchūnláicándié

yǒutiānfēngsòngduǎnqié

shuǐluòshàngcúnqíndàishí

cháoláijiànhànshíchá

yáozhībǎiguówēimángwài

wèigǎnwàngwēisuìhuá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过文登营》,描绘了他行军途中所见的海边景象和历史沧桑感。首句“冉冉双幡渡海涯”形象地展现了旗帜飘扬过海的情景,暗示行军的艰辛与壮志。次句“晓烟低护野人家”描绘了清晨薄雾中乡村的宁静,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第三句“谁将春色来残堞”巧妙地借问春风为何吹到残破的城墙边,暗寓战后荒凉,只有春天的到来带来一丝生机。第四句“独有天风送短笳”则通过天风中的胡笳声,传达出军营的肃穆和边关的苍凉。

第五、六句“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借景抒怀,感叹岁月流转,历史遗迹犹在,而过往的英雄和船只已无迹可寻,寄寓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深思。

最后两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偏远边疆,但心系国家安危,决心不负韶华,保家卫国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诗的雄浑,又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次韵芮国器正字馆中木樨三首·其二

晓翻汗简因遮眼,午对枯枰辄烂柯。

天遣幽香一唤起,醒然顿作出瓶鹅。

(0)

立春帖子·其四皇帝阁

翠舆黄伞下祥曦,德寿宫中奉玉卮。

天上融怡和气满,人间那得不熙熙。

(0)

立春帖子·其四皇帝阁

新岁阶蓂九叶芳,乾元用九应春阳。

九州元载中兴主,九牧行称万寿觞。

(0)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二小诗约坐客同赋·其二

修禊归来却踏青,临流谋野两关情。

不如省事游春女,挑菜渚边看水生。

(0)

寄韩涧泉

穷冬孤陋只书痴,肯为凶荒强忍饥。

师友渊源似公者,舆台贫贱亦安之。

人来山县犹须债,雨映茅檐但要诗。

欲诣楼居无逸步,要从老手化神奇。

(0)

岸帻

岸帻坐亭皋,休嗟命不遭。

通幽文似咒,招隐句如骚。

日下桃花热,风低鹤背高。

真游穷不尽,只是酌芳醪。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