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
冠岩带壑无俗情,秋干春荑竞时尽。
老穷望绝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更抽奇笔向云射,破的叠中千鴐鹅。
古今文人不多出,元祐惟四建安七。
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
黄金铸印肯轻佩,定把尧舜陈王前。
我家罄悬仰见斗,簸君红旗魑魅走。
密房焰短夜苦长,雪高冰深去无乡。
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
冠岩带壑无俗情,秋干春荑竞时尽。
老穷望绝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更抽奇笔向云射,破的叠中千鴐鹅。
古今文人不多出,元祐惟四建安七。
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
黄金铸印肯轻佩,定把尧舜陈王前。
我家罄悬仰见斗,簸君红旗魑魅走。
密房焰短夜苦长,雪高冰深去无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送陈寿老》。从诗的内容来看,叶适是在送别一位叫做陈寿的朋友或长者,而陈寿可能是一位隐居之士。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话语,表达了诗人对陈寿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与赞赏。
"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 这两句描写了一片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雁荡山和青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冠岩带壑无俗情,秋干春荑竞时尽。"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于纯粹自然状态的追求和欣赏。
接下来的几句 "老穷望绝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更抽奇笔向云射,破的叠中千鴐鹅。" 描述了陈寿老人隐居生活中的自在与超脱,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赞美和追随。
"古今文人不多出,元祐惟四建安七。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这几句则是对陈寿老人的文学成就和其与自然、宇宙之道的和谐统一进行赞扬。
后面的 "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黄金铸印肯轻佩,定把尧舜陈王前。" 描述了诗人对于陈寿老人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其道德修养的推崇。
最后几句 "我家罄悬仰见斗,簸君红旗魑魅走。密房焰短夜苦长,雪高冰深去无乡。"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陈寿老人的不舍昼夜的思念,以及对其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赞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隐居选择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身对于自然、文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冻云交四隅,飞雪满江湖。
急势团风转,閒容到水无。
并游渔喜唱,失侣雁惊呼。
客棹沿湾泊,村醪觅径酤。
去程方数蜀,归思正遥吴。
得句同诸弟,余怀幸不孤。
浪游天下访知音,健节亭亭耻陆沈。
当日拜官随鹤版,此时孤宦入蛇林。
羁愁虽得著书乐,风物能伤迁客心。
顾我冥顽如瓦石,为君分袂亦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