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三》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都城碍飞鸟,军幕卧貔貅。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0)
翻译
京城的建筑高耸,连飞鸟都难以穿越,军营中士兵们像猛兽貔貅般沉睡。
紫色桑葚提示着蚕已老去,黄色的云朵预示着麦子即将丰收的秋季来临。
宫殿的双阙直入云霄,仿佛与天相接,地面上则是九条大河蜿蜒流淌。
年长的人们深深期盼皇帝的到来,只希望他能驾临,而不是随意游玩。
注释
都城:古代首都或大城市。
碍:阻挡,阻碍。
军幕:军营的帐篷或帷幕。
貔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猛兽,象征勇猛。
紫葚:紫色的桑葚,成熟时为紫色。
蚕老:指蚕吐丝结茧,象征丰收。
黄云:秋天的云,因含有尘埃而显黄色。
麦秋:秋季,麦子成熟的季节。
接天: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接。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双层楼阁,象征皇权。
九河流:泛指众多河流,可能象征大地的丰饶。
耆老:年长的人,老年人。
幸:帝王亲临,此处指皇帝来访。
銮舆:古代皇帝乘坐的车驾。
好游:喜欢游玩,此处指皇帝不轻易出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象和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能亲临民间的期盼。

首句“都城碍飞鸟”,形象地写出都城之大,连飞鸟都难以穿越,显示出城市的繁华与威严。接着,“军幕卧貔貅”以猛兽比喻守卫的军队,显示军事力量的强大。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两句,通过自然现象暗示农事的丰收。紫葚熟透,意味着蚕丝的收获;黄云漫天,象征着麦子的成熟,富有田园诗意。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进一步描绘都城的雄伟,双阙直入云天,九条河流环绕,展现出皇家气派和地理的壮观。

最后,“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表达了百姓对皇帝能下顾民生,亲自巡幸的热切期盼,希望他能放下龙椅,亲近民众,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京城景色为背景,寓言于景,寄寓了对朝廷与民生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代者不以时至失仲孺同行之约怆然作此

平日莼鲈计,犹随黄犊留。

苏君验前语,裴子但孤舟。

隋柳薰风岸,淮山霁月楼。

故应今好在,为我一回头。

(0)

独坐

庭下芝兰秀,堂中简策清。

都缘无嗜好,不是近声名。

(0)

次韵德符曾家池上四诗·其三

庭前叶下风萧萧,暑气不敢凭虚骄。

青天碧水与君共,他日谪仙宫锦袍。

(0)

戏史述古多问相

穷当益坚愧枉道,心不胜术思齐贤。

如何东里史夫子,骨相勤勤挥酒钱。

(0)

湖上·其一

等閒来棹钓鱼船,鸥鹭相忘亦自然。

多事脩鳞跃波底,一齐鸣翼上青天。

(0)

林堠驿壁间有诗因用其韵

日转山亭寂寂,梦迷蝴蝶双双。

何独渊明寄傲,吾今亦是南窗。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