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六》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六》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建业余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

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西湖杂感》二十首中的第十六首。诗中描绘了杭州西湖的历史变迁与自然风光,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故国的怀念。

首句“建业余杭古帝丘”,点明杭州曾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六朝南渡尽风流”一句,既赞美了六朝时期杭州的繁华与风雅,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两句,运用典故,将白居易、谢安、苏小小、莫愁等历史人物与西湖美景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这些历史名人的怀念以及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山河完整的渴望与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心中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眷恋。

最后,“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两句,以西湖边的荒凉景象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宫殿已成废墟,草木丛生,仿佛见证了无数兴衰更迭,给人以深深的感慨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自然和国家的情感,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统一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复杂。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新安郑氏四节坊

卫乱共氏理,周兴比干封。

义节本天授,褒扬系皇风。

閒披新安志,仰企荥阳宗。

烈烈四女士,允为男子雄。

世运有迁革,英风浩无穷。

高闳丽云汉,大字腾蛟龙。

在殷比三仁,于宋齐五忠。

世有长乐老,此地无经从。

(0)

闻蛙

入秋足霖雨,颇长南池渌。

鸣蛙欣所遇,日夕鼓其族。

喧喧未渠已,隐隐撼吾屋。

群和杂蛄蚓,间噪警鹅鹜。

已惊西堂梦,复乱城南读。

孔公乃纪实,周生斯矫俗。

鼓吹本吾厌,矧兹强称目。

盐调恧胹熊,灰洒念燔菊。

顾兹繁有徒,一一胜掩扑。

维天运四时,万品均化育。

妍媸与细大,赋受咸自足。

春阳鸣鹂鹒,寒雨悲蛩蠋。

时至理则然,天机讵能伏。

可憎谅多在,君意偶斯属。

不见趸与蛇,无声日衷毒。

(0)

萧升荣母曾孺人挽诗·其一

堂北霜风紧,天涯客梦催。

犹看衣线在,不及诰鸾回。

遗德良人感,新铭阁老裁。

前山松柏迥,猿鹤助悲哀。

(0)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其七天香屏

结湘筠兮玲珑,交桂枝兮隐隐丛丛。

玉叶兮金英,来清芬兮远风。

将书香兮此类,嗣云仍兮无穷。

(0)

梅竹月横幅

罗浮仙子跨青鸾,午夜凌风觐广寒。

十二楼中都不寐,大家齐凭玉阑看。

(0)

春日杂兴·其四

千雉孤城枕碧流,晴天望远自生愁。

金羁络绎花边马,玉雾葱茏柳外楼。

何处健儿誇仗剑,几年渔父独垂钩。

白鸥飞入苍烟里,目断斜阳送去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