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足霖雨,颇长南池渌。
鸣蛙欣所遇,日夕鼓其族。
喧喧未渠已,隐隐撼吾屋。
群和杂蛄蚓,间噪警鹅鹜。
已惊西堂梦,复乱城南读。
孔公乃纪实,周生斯矫俗。
鼓吹本吾厌,矧兹强称目。
盐调恧胹熊,灰洒念燔菊。
顾兹繁有徒,一一胜掩扑。
维天运四时,万品均化育。
妍媸与细大,赋受咸自足。
春阳鸣鹂鹒,寒雨悲蛩蠋。
时至理则然,天机讵能伏。
可憎谅多在,君意偶斯属。
不见趸与蛇,无声日衷毒。
入秋足霖雨,颇长南池渌。
鸣蛙欣所遇,日夕鼓其族。
喧喧未渠已,隐隐撼吾屋。
群和杂蛄蚓,间噪警鹅鹜。
已惊西堂梦,复乱城南读。
孔公乃纪实,周生斯矫俗。
鼓吹本吾厌,矧兹强称目。
盐调恧胹熊,灰洒念燔菊。
顾兹繁有徒,一一胜掩扑。
维天运四时,万品均化育。
妍媸与细大,赋受咸自足。
春阳鸣鹂鹒,寒雨悲蛩蠋。
时至理则然,天机讵能伏。
可憎谅多在,君意偶斯属。
不见趸与蛇,无声日衷毒。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闻蛙》描绘了秋季雨后池塘的生机盎然景象。诗人通过蛙鸣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入秋足霖雨,颇长南池渌"写出了秋雨充足,使得池水碧绿。"鸣蛙欣所遇,日夕鼓其族"形象地刻画了青蛙在傍晚欢快鸣叫的场景。
接下来,诗人以蛙声的嘈杂和隐约震动屋宇,引出其他虫鸣,如群蛙合唱、蝼蛄和蚯蚓的声音,以及鹅鸭被惊扰的叫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野交响乐。这些声音打扰了诗人的宁静,让他从阅读中分心,甚至引发梦境的破碎。
诗人引用孔公(孔子)和周生(周公)的事例,暗示自己对蛙鸣的感受既有记录现实的兴趣,也有对传统雅致生活的追求。然而,他并不反感这种自然的声音,反而欣赏其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认为这是大自然运行规律的一部分,万物各得其所。
最后,诗人以季节更替中的鸟鸣虫叫为例,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而人类不应过分干预或厌恶。他以"可憎谅多在,君意偶斯属"表达对蛙鸣的接纳,认为它们虽有时令人不悦,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全诗寓言性强,借蛙鸣揭示了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江水奔投海,湍沙障作堤。
萦纡盘数里,迢递接双溪。
港窄波还漫,潮平岸始低。
鲛人频揭水,蕃舶每胶泥。
宋将威何赫,王师力并齐。
辇沙劳畚锸,堰水跃鲸鲵。
既辟俄云合,将通又复迷。
海神驱万族,飓母驾群犀。
别港开如堑,征帆径若溪。
庙坛初建设,祭物盛提携。
不独便舟旅,更兼喜旄倪。
当时神显应,此日客分题。
烂漫离杯劝,娇腾驻马嘶。
不堪情缱绻,回首暮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