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苏念八郎下第西归梁益》
《送苏念八郎下第西归梁益》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金昌亭下泊舟舻,木马关西赵郡苏。

建邺鱼飧武昌水,延陵皋壤霸王都。

吾髯轩轶登楼赋,汝器切磨清庙瑚。

刷羽三馀鸿鹄举,亨衢甲乙看先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niànlángxià西guīliáng
sòng / zhòu

jīnchāngtíngxiàzhōuguān西zhàojùn

jiànsūnchāngshuǐyánlínggāorǎngwángdōu

ránxuāndēnglóuqièqīngmiào

shuāsān鸿hónghēngjiǎkànxiān

注释
泊舟舻:停船靠岸。
木马关西:泛指赵郡地区。
建邺:古地名,今南京。
武昌水:长江支流,这里代指建邺的水源。
轩轶:形容人才华出众。
清庙瑚:清庙中的祭器,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
鸿鹄举:比喻志向远大,准备行动。
亨衢:大道,显赫的地位。
先驱:引领者,先锋。
翻译
在金昌亭下停船靠岸,来自木马关西的赵郡人苏姓。
建邺城中的鱼宴浸润着武昌的水,延陵这片土地曾是霸王的都城。
我须发飞扬,如同登楼赋诗的豪迈,你才华出众,如清庙中的瑚琏之才。
展翅高飞的鸿鹄已蓄势待发,大道之上,期待你作为先驱者引领前行。
鉴赏

这首宋诗《送苏念八郎下第西归梁益》是苏籀对友人苏念八郎科举落第后西行归乡的送别之作。诗中以金昌亭和木马关西的地理意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暗示友人将踏上征途。"建邺鱼飧武昌水"一句,通过提及建邺(南京)与武昌(湖北)两地,表达了对友人在旅途中的关切和对往昔相聚的回忆。

"延陵皋壤霸王都"一句,借用了延陵(常州)和古代的霸王(指项羽)典故,寄寓友人此去之地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暗含激励友人不畏挫折,像霸王一样坚韧前行的意味。

"吾髯轩轶登楼赋,汝器切磨清庙瑚",诗人以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期待相映照,希望他能如登楼赋般才华横溢,将来能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两句"刷羽三馀鸿鹄举,亨衢甲乙看先驱",以鸿鹄展翅高飞的形象,预祝友人早日实现抱负,成为引领潮流的人物。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长岭值风

江上避风苦流滞,林边步竹强迟留。

山迎草色浑青黛,浪逐鸥群尽白头。

垂柳丝丝萦渚岸,落花片片入溪流。

兴来却喜闾阎少,双眼无尘事事幽。

(0)

寄子文友

古人湮没不能见,交道陵夷真可哀。

与子碧江相别后,到今青眼未曾开。

几伤尺素无人寄,犹喜新鸿昨夜来。

怀抱相思长抑郁,燕居还念此心哉。

(0)

寄学芝山正叔寄诗有想叹之意次元韵

想望独登城上台,重云不见首勤回。

久分笑语心几塞,忽得诗书眼为开。

草褐岸巾随鹿豕,佳山野水外尘埃。

公名方与风霆远,未可窥余寂寞来。

(0)

和文渊游馀干山寺

爱山终日在山巅,山径迟留几屐穿。

涧水曲流随步屧,炉香深处作云烟。

峨峨健马横岩石,漠漠苍龙宿旧渊。

为语琵琶洲上路,几时容我系归船。

(0)

答执中见和

枉费山公席上珍,看书转忆笑言亲。

旧时香积厨中饭,新得金莲社里人。

传语簿书聊借日,寄声风雨莫催春。

须容饱饫先生馔,可便闲防异姓宾。

(0)

送正孺

离筵冰冻樽中酒,行路雪沾身上衣。

游子思乡梦先到,老人惜别涕交挥。

昔年终军弃繻去,今日买臣怀绶归。

昼绣奚为公不乐,祇应愁见白云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