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石上三生梦已非,人间万事眼如眉。

归家更问宝华老,何似板头端坐时。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禅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梦境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石上三生梦已非”借用佛教中的“三生”概念,暗示了生命轮回的虚幻性,将梦境与现实相提并论,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次句“人间万事眼如眉”,则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人世间种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仿佛是眉头紧锁,难以一一辨清,体现了人生的困惑与无奈。

后两句转向对未来的展望与反思:“归家更问宝华老,何似板头端坐时。”这里,“宝华老”可能指的是某位高僧或长者,而“板头端坐时”则可能是指一种宁静、专注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思考,回归平静的家庭生活,与智者交流,是否能比在外奔波、面对人间万象更为心安。这种对比,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选择的考量,蕴含着对内心平和与智慧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梦境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浣溪沙.题子谷红叶疏钟诗后

红叶疏钟有梦思。行云脉脉意迟迟。

此情唯有自家知。

晴雪远山光暗澹,疏枝晓日影披离。

荒寒时节倍怜伊。

(0)

浪淘沙·其一柬某女士

玉映擅清才。妙句能裁。亚洲新学此胚胎。

要把文明输女界,桃李群栽。把卷对妆台。

咏絮吟梅。聪明定自夙根来。

他日新词能寄我,珍重缄开。

(0)

壶中天·其一己亥腊月二十五日,雪中忆西泠梅花

寒鸡催起,除围炉以外、他无佳致。

三百树梅无觅处,不识故乡开未。

冻剖冰肤,寒镌玉骨,算一场花事。

鸿泥馀印,更从何处游戏。

遥想旧迹孤山,空亭鹤放,闲却龙飞地。

只此冰花零碎瓣,也作西湖滋味。

扫尽凡尘,生成色界,无极开图画。

邮亭人便,一枝吾盼春寄。

(0)

一萼红.悱庵书来,极言崇效牡丹之胜。予自人日后卧病,残春易过,长夏又更,转眼新秋,支离益甚,遥忆故人,京华盛赏,时移物换,感叹成篇

忆春城牡丹花谢了,红紫正相争。

北胜方矜南强,又诩蜗角,各斗峥嵘。

薰琴转莺蝉递嬗,倏昨宵凉树见流萤。

如海花光,玉仙洪福,都付飘蘦。伤我残枝断梗。

念沈香亭北,幻梦全醒。

水皱池塘,阶堆梧叶,忍言何事干卿。

转眼便黄花烂漫,竹帘卷人,瘦减风情。

安得遥从坡仙,水调重赓。

(0)

壶中仙.和冰持重上嘉州读书楼志感原韵

江天一览,任纵横眼界,胸襟开阔。

赤壁乌台休再问,吊古能无悲恻。

时数限人,文章憎命,争奈临宫磨蝎。

琼楼玉宇,高歌犹想音节。

闻道白下君家,几椽老屋,筑傍毗陵侧。

也是坡公侨寓处,旧迹曾留故宅。

藤树池亭,蓬蒿瓦砾,今昔沧桑劫。

蜀山吴水,羁愁乡梦千叠。

(0)

摸鱼儿.送别牧稀,并柬荩生、钝子,用稼轩韵

一天凄楚菖蒲雨,把行人送将去。

故乡风味知何似,历历树云堪数。留不住。

看一骑红尘,独自长亭路。也应自语。

曾记得来时,杨花满径,化作沾泥絮。

难为我,事业功名尽误。词人还动天妒。

张衡纵草归田赋,漫与人间陈诉。歌且舞。

便竹马交情,大半成尘土。思量忒苦。

好准备相逢,知他魂梦,今夜在何处。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