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疏钟有梦思。行云脉脉意迟迟。
此情唯有自家知。
晴雪远山光暗澹,疏枝晓日影披离。
荒寒时节倍怜伊。
红叶疏钟有梦思。行云脉脉意迟迟。
此情唯有自家知。
晴雪远山光暗澹,疏枝晓日影披离。
荒寒时节倍怜伊。
这首诗是沈尹默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浣溪沙·题子谷红叶疏钟诗后》。诗人以红叶和疏钟为引,表达了深深的思绪和情感。"红叶疏钟有梦思"描绘了秋日景色中,稀疏的钟声伴随着片片红叶,触发了诗人的梦境和回忆。"行云脉脉意迟迟"则通过行云的含蓄表达,传达出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绵长。
"此情唯有自家知"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深藏的情感,只有诗人自己能体会这份复杂的心绪。接下来,"晴雪远山光暗澹,疏枝晓日影披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晴朗的雪景和远山的光影交织,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荒寒与落寞。
最后,"荒寒时节倍怜伊"直接抒发了对所爱之物(可能是红叶,也可能是某种象征)在荒凉季节中的深深怜惜,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而内敛,展现了沈尹默独特的艺术风格。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
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
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
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
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
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