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饮清溪水,夜宿清溪烟。
烟中双白鹤,落水踏红莲。
莲根抱溪石,莲子生石壁。
丝牵不自繇,心苦半枯赤。
白鹤似能言,衔莲飞上天。
口衔不得语,语便落人前。
日饮清溪水,夜宿清溪烟。
烟中双白鹤,落水踏红莲。
莲根抱溪石,莲子生石壁。
丝牵不自繇,心苦半枯赤。
白鹤似能言,衔莲飞上天。
口衔不得语,语便落人前。
这首《清溪曲》以清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溪水的清澈与宁静,以及其中生活的白鹤与莲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日饮清溪水,夜宿清溪烟”描绘了清溪水的纯净与夜晚烟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接着,“烟中双白鹤,落水踏红莲”一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白鹤在烟雾中飞翔,轻盈地落在水中,踏着盛开的红莲,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莲根抱溪石,莲子生石壁”则进一步展示了莲花与溪石之间的关系,莲花的根紧紧缠绕着溪石,莲子生长在石壁之上,这种坚韧的生命力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丝牵不自繇,心苦半枯赤”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在自然法则下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白鹤似能言,衔莲飞上天。口衔不得语,语便落人前”这一段,以白鹤为载体,赋予其言语的能力,象征着心灵的渴望与追求。白鹤虽然能够“言”,但当它试图表达时,话语却因某种原因无法传达,最终只能落在人前,暗示了人类沟通与理解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清溪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自由与沟通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帝舜生于姚丘兮,地近夷而居东。
母握登感天瑞兮,漾祥光于大虹。
历山其所耕稼兮,陶渔皆有遗迹。
二女降于妫汭兮,百官备而景从。
大禹巡于釜山兮,会群臣而计功。
执玉帛者万国兮,戮后至之防风。
托菲饮以名泉兮,凿了溪而宅土。
发金简于石匮兮,藏秘图于山中。
望邑名夫虞姚兮,山灵护夫禹穴。
俨庙貌于千古兮,遗化被于无穷。
繄帝王之所在兮,宜风俗之近古。
习孝悌与勤俭兮,亦好逊而上忠。
客曰于戏大哉兮,又何可以比隆。
然有为者亦若是兮,岂无与舜禹之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