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六》
《颂古六十二首·其六》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潦倒江湖上,竿头事可咍。

一回浮子动,又是上钩来。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湖垂钓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首句“潦倒江湖上”,描绘出诗人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江湖广阔而深邃,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形成一种落寞而又自由的意境。这里的“潦倒”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更蕴含着精神上的疲惫与失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次句“竿头事可咍”,转而描述了诗人面对垂钓这一简单生活乐趣时的心态转变。在艰苦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通过钓鱼这一活动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后两句“一回浮子动,又是上钩来”,生动地展现了垂钓过程中的瞬间惊喜。当鱼儿咬钩时,竿头的浮子轻轻一动,预示着收获的可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突破的精神。每一次浮子的轻微震动,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与努力,终将有所回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垂钓这一日常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从平凡中发现乐趣,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放弃希望,勇于探索,最终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上钩来”的喜悦。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其一

绮阁瑶台迥碧空,春光尽在上林中。

琼华岛上蔷薇雨,太液池头杨柳风。

(0)

王母歌·其三

瑶岛分明近日边,周王元未解求仙。

八骏崎岖云外路,空疑道里隔山川。

(0)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其二

东南民力近如何,日见云帆转北河。

课上不须论殿最,由来良吏拙催科。

(0)

九月二日侍经筵有述

露华仙掌入三秋,翠幄重开拜冕旒。

称制诸儒真陋汉,乞言尚父未论周。

(0)

题龙江

江桥一别思如何,楚水燕山岁月多。

云雾只疑龙化去,梦魂常逐雁来过。

江妃夜出收遗佩,海估春经惜逝波。

好似当时题柱客,浮云空负采菱歌。

(0)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秋水蒹葭思不禁,扁舟重繫此溪阴。

犊眠疏草犹迷径,鹤哺新松欲满林。

采药常嫌惊鹿迹,山中初服野人心。

旧来渔父多相笑,一别江湖霜鬓侵。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