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边事》
《书边事》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biānshì
táng / zhāngqiáo

tiáojiǎoduànqīngqiūzhēngrénshùlóu

chūnfēngduìqīngzhǒngbáiluòliángzhōu

bīngqióngbiānyǒuyóu

fānqíngshuǐchángyuànxiàngnánliú

注释
调角:吹奏号角。
断:划破,打断。
清秋:清冷的秋天。
征人:征战在外的人,士兵。
倚:倚靠。
戍楼:守卫边疆的城楼。
春风:春天的风。
对:面对,吹向。
青冢:指王昭君墓,泛指边疆的坟茔。
白日:太阳,白天。
落:降落,下沉。
梁州:古地名,此处代指边远地区。
大汉:此处指唐朝,诗人以汉喻唐,表示国家的强盛。
无兵阻:没有军队阻挡,形容疆域辽阔,四境安宁。
穷边:偏远的边疆地区。
客游:游人到访,旅行。
蕃情:蕃人的情感,这里指边境少数民族的情感。
似此水:如同这条河水一样。
长愿:长久地希望,永远的愿望。
向南流:朝向南方流淌,比喻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与归附之心。
注释2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翻译
号角声划破清冷的秋空,征战的士兵倚靠着戍楼。
春风吹过青冢,白日缓缓沉落在梁州。
大汉疆域辽阔无军队阻挡,偏远之地也有游人涉足。
蕃人的情感犹如这河水一般,长久地期盼着流向南方。
译文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两句,设置了一个萧瑟冷清的边塞氛围,角声凄厉,征人依靠在城楼上,显得十分孤独。

接下来的"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则是用鲜明的色彩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和自然环境。春风轻拂着古墓(青冢),白昼之光照耀在梁州城上,这里通过春风与白日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苍凉。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表达了边塞虽然没有战争的干扰,但仍然存在着外来者的流浪和漂泊。这里的"大汉"指的是唐朝,而"穷边"则是边疆的代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边地的荒凉与孤寂。

最后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蕃情"指的是边塞将士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河水一般,不断地向着南方(通常象征着家乡和温暖的地方)流去,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无限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边塞的苍凉与家乡的温暖对比,从而凸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厓山吊古

荒树寒涛思惘然,斜阳空对旧山川。

金牌痛哭朱仙日,玉玺飘零瘴海边。

赤地春回无过雁,青山月落有啼鹃。

何人更觅前朝恨,草市行宫锁断烟。

(0)

怀归呈林锦峰使君·其四

边关愁落日,况复鹧鸪啼。

素食惭书剑,孤心许杖藜。

五湖寰宇内,十亩水云西。

岁岁桃花发,谁云津路迷。

(0)

元日读王摩诘逆旅佳节之句感而续之·其二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

帝郊回淑气,客鬓入新年。

野色千林幸,乡心万里悬。

东风如可借,为上泛湖船。

(0)

春日衡阳道中次陈雨泉使君韵

星轺临岳度,云磴倚穹跻。

双旆凌空出,千山人望低。

折梅惊岁换,烧竹讶春迟。

瑞色摇书剑,琼华照眼齐。

(0)

浮邱八景·其四大雅堂

词臣高唱柏梁台,为采风谣海上来。

载酒名山开雅社,赋成谁不羡仙才。

(0)

浮邱社怀赵太史

葛洪丹井久芜没,浮邱羽人不可攀。

万里冥搜待仙吏,千秋灵迹出人间。

地开玄圃非凡界,客是蓬莱最上班。

独立池台挹遗韵,天风吹鬓放歌还。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