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
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
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
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誇白玉簪。
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
但能为雨心长在,不怕吹箫事未谙。
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
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
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
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
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
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誇白玉簪。
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
但能为雨心长在,不怕吹箫事未谙。
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
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
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姊妹三人的形容和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活泼。开篇便点明南国之美少,而今日东邻有三位姊妹,她们在妆阁中相看,鹦鹉赋碧窗绣凤凰衫,展示了她们的才华和高雅的生活。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诗人通过对鲜花与美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宴会上的欢乐气氛。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则透露出诗人对姊妹们不凡身份的揣测和赞赏。
接下来的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是诗人自谦之词,同时也突显了姊妹三人的美貌非凡。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喌喌,则描绘了一幅音乐与歌声交织的画面。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誇白玉簪,更是姊妹们在月光下的活泼形象。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
但能为雨心长在,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了这份情谊而不畏惧一切困难。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则是诗人对姊妹们的深情与眷恋。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是诗人愿意为了这份美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最后,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是诗人的无限思念和对姊妹们的深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姊妹三人的崇拜与欣赏,以及对她们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美、自然美的结合。
冬弄三宝泉,春窥三宝洞。
舵师遗蓬颗,犹为俗所重。
万事贵开先,市蚊例一鬨。
蚩蚩四百载,奔走香火供。
无怪纵横徒,悬河便动众。
哀吾神明胄,流徙坠区霿。
应运学始芽,无人与培壅。
使槎近沓至,父老苦赠送。
怀保信得人,一夔已足用。
苏盦诗如人,志洁旨弥夐。
世儿昧真源,孟浪赏奇横。
鲁连天下士,宁屑仪衍竞?
我读述哀作,声泪一时迸。
深谈因感旧,悲哽语难竟。
考功抱古心,得子足后劲。
熟闻过庭训,佛理杂儒行。
遗著今刊行,绮语总见性。
文章有嫡乳,心地先扫净。
吾衰百不就,对子愧提命。
卅载三四面,此会何日更?
时艰恃节坚,俗薄忌名盛。
子诗固自云:英气能为病。
飘香经几秋,托根暂尺地。
我花如日月,历劫食不既。
深明洗心阁,瓶巾在水次。
朝帘捲秋妆,欲夺西子媚。
下榻来幽人,一月同寤寐。
花魂忽入腕,雪壁书奇字。
开御绝代芬,别有经天泪。
菊固不易知,知菊良不易。
惘惘有不甘,人生极苦相。
世缘所缚絷,窘若鲜在盎。
傥有脱鼻时,哀哉此属纩。
避地逃空虚,忧来辄知向。
烦冤彻毛里,山川不能障。
名宾何与天,分寸未借让。
绘事三十年,未极志所尚。
年来逢乱离,杜门尤怏怏。
我归当去冬,强步犹过访。
神形已支离,愤世气逾伉。
画师多享年,冀接汤戴行。
世短数亦奇,意气随敛葬。
寂寞身后事,酬君涕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