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
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
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
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
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
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怎无语侧身灯下?
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
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
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
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
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
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怎无语侧身灯下?
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这首《琵琶仙·题半面美人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琵琶女的动人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琵琶女的神态和风采生动展现出来。
"斜抱琵琶",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的优雅姿态,仿佛她曾在江州与司马相逢,增添了历史的韵味。"一片离合神光",暗示了她的神秘气质,如同月牙儿在山间悄然升起,引人遐想。接着,诗人通过"羞答答"和"娇滴滴"的描绘,展现了她含羞带怯、欲去还留的微妙情感。
"霞晕腮边,星抛眼尾",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女子的容颜之美,如晚霞般红润,星眸闪烁,尽显其绝代风华。诗人邀请画家张郎,希望他能捕捉这半面之美的全貌,用画笔记录下她弯弯的眉毛,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形象。
然而,尽管呼唤再三,她却默然不语,侧身于灯下,任凭拍肩也无动于衷,这与"背立春风"的场景形成对比,更显其内心的深沉和矜持,撩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琵琶为媒介,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塑造了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女性形象,展现了清代末年文人对美的敏感和对女性形象的独特审美。
新接枝头色倍添,马蹄寻处帽攲檐。
春工别与铅华丽,佛地偏资好相严。
红蕊欲开丹未渥,素香堪茹雪非甜。
诗翁何事辜真赏,不许浮根浪发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