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云寺送侯商丘伯若孩奉母田太夫人榇还》
《海云寺送侯商丘伯若孩奉母田太夫人榇还》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愁绪离情未易任,石桥杨柳日阴阴。

伯仁痛泣孤臣泪,元直先归孝子心。

流水竹声萧寺远,白云秋色汴河深。

梧桐若已题高冢,回首疏钟共晚林。

(0)
鉴赏

这首诗《海云寺送侯商丘伯若孩奉母田太夫人榇还》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王邦畿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

首联“愁绪离情未易任,石桥杨柳日阴阴”,开篇即描绘出一幅离别时的凄凉景象,愁绪与离情难以承受,石桥旁的杨柳在日光下显得格外阴郁,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

颔联“伯仁痛泣孤臣泪,元直先归孝子心”,这里运用了典故,伯仁和元直分别代表了对友人离别之痛的深切表达和对孝道的重视。伯仁痛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元直先行,体现了孝子对母亲的尽责与思念。

颈联“流水竹声萧寺远,白云秋色汴河深”,通过流水、竹声、萧寺、白云、秋色、汴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深远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尾联“梧桐若已题高冢,回首疏钟共晚林”则以梧桐树下的高冢为背景,预示着友人最终将归于尘土,诗人只能在回望中听到稀疏的钟声,与晚林一同感受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哀悼、怀念等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亲情、友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依马首十三年,溯从皖国追随,胆寒风雪孤军地;

隔龙门五百里,忽听秦淮呜咽,痛折东南半壁天。

(0)

西湖三忠祠联

较箕子奴包胥哭更益伤心,遗恨千秋,男儿死而死;

与苍水墓岳王祠遥相把臂,迎神一曲,我公归不归。

(0)

题洗银营某宅联

里居邻泽漈;家学世司农。

(0)

贺杨道镇入学联

贾长沙举自茂才,此科实肇炎刘以上;

杨中立辱称弟子,今日窃喜吾道之南。

(0)

俯鉴室联

水木自清华,方壶纳景;烟云共澄霁,圆镜涵虚。

(0)

益阳县署门联

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末之难矣;

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讼乎。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