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菊花》
《咏菊花》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七言绝句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嚇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0)
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菊花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品格。首句“百花发时我不发”,描绘了菊花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静默等待的姿态,暗示了它与众不同的高洁气质。接着,“我若发时都吓杀”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当菊花绽放时,其美丽与力量足以震撼人心,表现出菊花的独特魅力。

后两句“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选择在秋风萧瑟之时开放,与凛冽的西风进行了一场无声的较量,象征着菊花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而“遍身穿就黄金甲”则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时金黄色花瓣的壮丽景象,寓意着菊花不仅外表美丽,内在也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敢于抗争精神的颂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庆成燕和张南山

日高仙跸殿东来,鹄立帘前候扇开。

舞队夹门参马象,衢尊当陛绕云雷。

宠承天语亲教坐,清列卿班独许陪。

连日玉河惊纸贵,遍传新制咏台莱。

(0)

送丁指挥

丁将军,家习武,身好文,一生读书思致君。

君门射策不得意,俛著兜鍪发如猬。

男儿岂必皆明经,叔皮定远俱成名。

阴山尚有强梁客,听我秋弓霹雳声。

(0)

蒋国器往岁南归予苦头风不得送赋诗有记取他年说今日冷云疏雨出都门之句今再至而归予亦病中天复阴雨俯仰今昔为之慨然

五载京华两赋归,客心都似宦情微。

天应有意还留舌,雨亦何心惯湿衣。

长路不须怀近事,旧题浑已谶先几。

小昆山下农田早,为想秋风蟹稻肥。

(0)

沂州谷生尝从张友山学能诗善医工画梅家有园亭之胜比自京师还同馆陈君德卿作云山别意诗以赠邀予同赋

亭亭空外云,蔼蔼云中山。

云山苍茫自今古,江湖游人时往还。

黄金台前杨柳枯,奚奴青丝提玉壶。

挽君征骖酌君酒,握手目送飞鸿孤。

花光三昧传者少,山翁老去谁同调。

一命常怀拯溺心,十全每奏回生效。

长安车马日逢迎,五侯七贵皆知名。

拂衣东去不返顾,何异黄鹄摩空征。

舞雩坛前春信早,园亭尽说君家好。

肩舆何日径敲门,坐咏云山藉芳草。

(0)

陪芸轩观海宿村家纪事四首·其三

暝入空江路,茫茫问所投。

电光时掣剑,雨势欲翻舟。

鸿雁鸣何及,蛟龙怒未休。

前村有灯火,渐近复生愁。

(0)

题徵明画

苍帻滃沈雾,白氎垂虚泉。

归帆信流水,万襟同澹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