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日偶自北山塔院过亭下枝间已花因次元韵三首·其一》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日偶自北山塔院过亭下枝间已花因次元韵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因花不作等閒来,屐印苔纹酒便回。

明日窗前追昨梦,似逢姑射不逢梅。

(0)
翻译
因为欣赏花朵不愿轻易离开,脚印留在青苔上,边饮酒边返回。
明天在窗前回味昨晚的梦境,仿佛遇见了姑射仙子,而不是梅花。
注释
等閒:轻易,随便。
屐印:木屐留下的痕迹。
苔纹:青苔的纹理。
姑射: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象征高洁。
梅:梅花,常代表高雅和坚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属于咏梅之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怀和艺术追求。

"因花不作等閒来,屐印苔纹酒便回。"

这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因为梅花而不愿意做其他的事情,以及脚下留下的鞋印和苔藓间的酒迹,展现了诗人沉醉于梅花之美的状态。这两件事通常都是闲适生活的象征,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情感色彩,即对梅花独特情愫的体现。

"明日窗前追昨梦,似逢姑射不逢梅。"

第二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梅花美好的一种回忆和追求。诗人在次日清晨的窗前依旧沉浸于对昨夜梦境的回味之中,那种如同遇见了传说中的仙子却未能真正触及梅花的感觉,表达了一种既亲近又疏远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在自然美景面前的自我超越。张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怀与梅花之美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一种咏唱,更是一曲心灵的抒情。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二

吾年踰七十,真欲愿春迟。

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六

小圃艺花竹,春末已繁秀。

土脉得锄斸,枝叶易秀茂。

久以告老病,未免闭圭窦。

相忘无芥蒂,一二约亲旧。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五

新年供家庙,老稚晨夕忙。

块坐温暖处,但闻油酱香。

不问物物阙,有食时时尝。

诸孙甚解事,翁乃无饥肠。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九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

律仪尚讲论,枯禅则乌有。

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

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

(0)

三妇艳歌·其一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

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

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0)

赠闻人子进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

颇怜松竹无多地,祇顿琴书已近篱。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

何当去此炎歊酷,日待风高脱叶时。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