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崇禧寺有感》
《游崇禧寺有感》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紫翠云中出雨堂,老僧挥泪忆先皇。

赤阑相映苔花落,翠辇不来山路荒。

此日山河消王气,旧时草木识天香。

夜深行殿无人到,应有山云护御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崇禧寺时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往昔荣光的追忆。

首句“紫翠云中出雨堂”,以“紫翠”形容山色之美,云雾缭绕之中,雨后的寺庙若隐若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接下来,“老僧挥泪忆先皇”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与历史人物的关联,老僧的眼泪不仅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也暗示了庙宇与皇室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厚渊源。

“赤阑相映苔花落,翠辇不来山路荒”两句,通过“赤阑”与“苔花”的对比,以及“翠辇”不再出现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这里的“翠辇”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繁华,其不再出现,意味着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

“此日山河消王气,旧时草木识天香”则将视角从具体的景物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指出山河的改变,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同时,通过“旧时草木识天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植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感知历史变迁的能力,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夜深行殿无人到,应有山云护御床”两句,以夜晚的寂静和行宫的空无一人的场景,再次强调了庙宇的荒凉与历史的沉寂。同时,通过想象中的“山云护御床”,既是对过去荣华的缅怀,也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寓意着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自然始终保持着其原始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三次四言韵二首·其二

编贝皓齿,含朱绛唇。甄陶圆熟,琢削细匀。

不笑不言,倚席以颦。商略有此,为若而人。

(0)

载酒邀公实同过西园食枇杷次公实韵

有美枇杷子,三珍共一时。

朱樱梁苑早,卢橘蜀都迟。

载酒宁辞病,窥园似好奇。

酬君要佳句,从古未题诗。

(0)

公实示閒字韵诗怅然有感次韵奉和三首·其二

辍哭人歌行路难,畏人无地出人间。

欣逢北海孙宾石,犹是江南庾子山。

野草离离随意绿,群凫泛泛倦飞还。

一川烟草松萝外,何处梯云叩九关。

(0)

龙门常住图师真知事求赞

寥廓无状,孰为龙门。有指南路,绝刀斧痕。

因缘去住,任物所论。黄竹寒湫,晓而复昏。

(0)

题诸暨王秀才华轩

卜居远喧阗,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0)

北园偶成二首·其一

游宦归来似系匏,偶依河渚寄衡茅。

以贫为乐漫喜酒,与世无求非绝交。

倚杖静闻风过竹,枕书閒看燕争巢。

却怜多事扬夫子,更为玄文作解嘲。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