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金鳌背,凭栏试大观。
山连吴地壮,江接楚天宽。
下界钟声杳,中流塔影寒。
高僧能接引,许我借蒲团。
直上金鳌背,凭栏试大观。
山连吴地壮,江接楚天宽。
下界钟声杳,中流塔影寒。
高僧能接引,许我借蒲团。
这首清代诗人徐光发的《登金山》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超然心境。首句“直上金鳌背”形象生动,比喻金山如同海中巨鳌之背,富有神话色彩,展现了登山者勇往直前的决心。次句“凭栏试大观”则写出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的豪迈之情。
“山连吴地壮”描绘了金山周围的山脉雄伟壮观,与吴地相连,展现出地域的辽阔与气势。而“江接楚天宽”则进一步拓宽了视野,长江与楚天相接,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凸显了江天一色的开阔景象。
“下界钟声杳”通过远方寺庙的钟声,增添了宁静与神秘感,暗示着人世间的繁华与山中的静谧形成对比。“中流塔影寒”则描绘了江中塔影在寒水中的倒影,给人以冷寂而深远的印象。
最后两句“高僧能接引,许我借蒲团”,诗人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并希望能借得蒲团在此修行,体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金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哲思。
珠佩元消暑,犀簪自辟尘。
掩灯容燕宿,开镜待鸡晨。
去懒都忘旧,来多未厌新。
每逢忧是梦,长忆故延真。
杏小双圆压,山浓两点嚬。
瘦难胜宝带,轻欲驭飙轮。
篦凤金雕翼,钗鱼玉镂鳞。
月明无睡夜,花落断肠春。
解舞何须楚,能筝可在秦。
怯探同海底,稀遇极天津。
绿柰攀宫艳,青梅弄岭珍。
管纤银字咽,梭密锦书匀。
厌胜还随俗,无疑不避人。
可怜三五夕,妩媚善为邻。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养形奔二景,鍊骨度千年。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