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血不知寒,万里河山极目看。
君抚时艰嗟仰屋,民怀敌愤怒冲冠。
红羊浩劫消沈易,白马同盟固结难。
果尔挥戈能反日,漫伤故国夕阳残。
满腔热血不知寒,万里河山极目看。
君抚时艰嗟仰屋,民怀敌愤怒冲冠。
红羊浩劫消沈易,白马同盟固结难。
果尔挥戈能反日,漫伤故国夕阳残。
这首诗《感时二律步周中丞韵(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毓瑞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与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首联“满腔热血不知寒,万里河山极目看”,诗人以满腔的热情和不畏严寒的态度,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关注。他放眼望去,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国土,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颔联“君抚时艰嗟仰屋,民怀敌愤怒冲冠”,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君”比作国家的象征,面对时局的艰难,他深感忧虑,仿佛在仰望屋檐,寻求对策。同时,百姓们因外敌的侵扰而心怀愤怒,如同怒发冲冠,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危的深切担忧。
颈联“红羊浩劫消沈易,白马同盟固结难”,“红羊浩劫”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灾难,“消沈易”意味着这种灾难的消除相对容易;而“白马同盟”则可能是指某种团结或联盟,但“固结难”表明这种团结的形成却极为困难。这两句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以及对当前形势下团结一致的渴望。
尾联“果尔挥戈能反日,漫伤故国夕阳残”,诗人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愿望——如果能够挥戈反击敌人,恢复国家的尊严与繁荣,那么即使面对着国家衰败的景象,也能够感到一丝安慰。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叹,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薄云漏朝曦,积雨霁中夏。
白波涵磬湖,清影漾茆舍。
轮蹄绝还往,文史富閒暇。
畏友有机云,英标凛王谢。
喜寻范张约,偕命嵇吕驾。
岂徒贵密迩,聊亦重姻娅。
戏彩膝才容,亦好草可藉。
瓦碗荐溪毛,竹箸羞鸡炙。
剧谈掌屡抵,粝食咽亦下。
晚凉过古刹,明月耀脩架。
蒲团语上方,篝火耿良夜。
凌晨一瘦藤,支径双不借。
长啸陟云岭,清吟探石罅。
嵚岑近明目,湍激深没胯。
别袂余力掺,归鞍子佣跨。
何时许重临,倒屣肃邀迓。
南北两石钟,上下一水侧。
造物妙镕冶,蜚廉巧撞击。
镗鞳仍噌吰,歌钟与无射。
丰山吾焉知,蒲牢尔何力。
咨余久愿游,偶此事行役。
时秋风飕飕,日暮水激激。
初如钧天鸣,乍若金奏寂。
入耳粹而清,洗心欣以怿。
怪奇有如此,游览谁能测。
发端示来今,注经人姓郦。
同寮虽云多,交友未易结。
臭味一小异,肝胆便楚越。
君侯宰相子,风度何翩翩。
四偕计吏贡,春铨复袖然。
一见盖为倾,相逢岂在早。
白发与红颜,论交非草草。
君才若杞梓,真能世其家。
顾我如驽骀,祇堪服盐车。
心情过中年,何翅数日恶。
径须釂一樽,勿言鲁酒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