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
尘嚣一何寂,心境两俱清。
砌月晓霜色,松风夜籁鸣。
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
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
尘嚣一何寂,心境两俱清。
砌月晓霜色,松风夜籁鸣。
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山古寺中的宁静夜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晴空下的独特意境。"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开篇点明地点和时令,寺庙的寂静与冬日的晴朗形成鲜明对比。"尘嚣一何寂",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净。
"心境两俱清",直接表达了诗人此时心境的清澈,与环境相得益彰。"砌月晓霜色",通过描绘晓月和霜白的台阶,渲染出一种冷寂而清冷的氛围。"松风夜籁鸣",以松风的自然声响衬托深夜的静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最后两句"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写诗人与僧侣交谈完毕后,独自在灯火下难以入睡,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感,但这种孤寂并未破坏整体的宁静,反而增添了诗的深沉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夜山寺的静谧画卷,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悟。
春来脉脉去轮囷,满地飞英委玉尘。
荀令香残端有意,石家锦碎更堪珍。
目成霄汉星前石,肠断骊驹掌上人。
我久飘零本憔悴,为君今日恨轮巾。
别日常多,会时常少天难晓。
正喜花开,又愁花谢,春也似人易老。
惨无言、念旧日朱颜,清欢莫笑。
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无音耗。
追想墙头梅下,门里桃边,名利为伊都忘了。
血写香笺,泪封罗帕,记三日、离肠恨搅。
如今事,十二楼空凭谁到。此情悄。
拟回船、武陵路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