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口占·其二》
《道中口占·其二》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五言律诗

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

尘嚣一何寂,心境两俱清。

砌月晓霜色,松风夜籁鸣。

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

(0)
注释
空山:指人烟稀少、环境宁静的山。
古寺:古老的寺庙。
斋宿:在寺庙中斋戒住宿。
值:正值。
冬晴:冬季的晴朗天气。
尘嚣:世俗的喧闹声。
寂:寂静。
心境:心情或心境。
俱:都。
砌月:台阶上的月亮。
晓霜:早晨的霜。
松风:松树间的风。
籁鸣:自然的声音。
语阑:谈话结束。
人未寝:人们尚未入睡。
孤馆:孤独的馆舍。
灯青:青色的灯光。
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古寺里,我住宿度过冬日晴天。
世俗的喧嚣多么寂静,我的内心也变得清澈无杂念。
清晨的月光洒在台阶上,带着霜色,夜晚松林中的风吹过,带来阵阵声响。
交谈完毕后人们还未入睡,我独在孤寂的馆舍中,只有青灯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山古寺中的宁静夜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晴空下的独特意境。"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开篇点明地点和时令,寺庙的寂静与冬日的晴朗形成鲜明对比。"尘嚣一何寂",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净。

"心境两俱清",直接表达了诗人此时心境的清澈,与环境相得益彰。"砌月晓霜色",通过描绘晓月和霜白的台阶,渲染出一种冷寂而清冷的氛围。"松风夜籁鸣",以松风的自然声响衬托深夜的静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最后两句"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写诗人与僧侣交谈完毕后,独自在灯火下难以入睡,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感,但这种孤寂并未破坏整体的宁静,反而增添了诗的深沉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夜山寺的静谧画卷,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悟。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春尽江南茂草深,绕池萦树碧岑岑。

长安官舍孤根地,一寸幽芳万里心。

(0)

殢人娇

旋剔银灯,高褰斗帐。孜孜地、看伊模样。

端相一饷,揉搓一饷。不会得、知他甚家娘养。

不见些儿,行思坐想。分飞后、怎生□向。

天天若许,长长偎傍。顶带著、一生也即不枉。

(0)

自延安回道中作·其一

未驾羸骖返故乡,且寻掘笔傍书窗。

莫嘲流汗野猪岭,绝胜伤心朱雀航。

(0)

落花学义山

春来脉脉去轮囷,满地飞英委玉尘。

荀令香残端有意,石家锦碎更堪珍。

目成霄汉星前石,肠断骊驹掌上人。

我久飘零本憔悴,为君今日恨轮巾。

(0)

斗百草·其一

别日常多,会时常少天难晓。

正喜花开,又愁花谢,春也似人易老。

惨无言、念旧日朱颜,清欢莫笑。

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无音耗。

追想墙头梅下,门里桃边,名利为伊都忘了。

血写香笺,泪封罗帕,记三日、离肠恨搅。

如今事,十二楼空凭谁到。此情悄。

拟回船、武陵路杳。

(0)

秋风入我户

秋风入我户,翩翩动床帷。

咄唶中夜起,奈何我心悲。

四海岂不大,伤哉无己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