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题善利遏朝宗,一水何从更护龙。
菱角鸡头教偪仄,可堪游女折芙蓉。
门题善利遏朝宗,一水何从更护龙。
菱角鸡头教偪仄,可堪游女折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护龙河的景致与人文情感。首句“门题善利遏朝宗”,以“善利”二字点明了护龙河对于周边环境的重要性,仿佛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门户,守护着朝宗的路径,暗示了河流在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次句“一水何从更护龙”,则进一步强调了护龙河的独特功能——不仅滋养着土地,还保护着龙的形象或象征,可能暗喻着对地方神灵或文化的守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第三句“菱角鸡头教偪仄”,通过具体的植物形象,如菱角和鸡头,描绘了护龙河畔的自然风光。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偪仄”一词生动地表现了这些植物在河岸上的生长状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护龙河对周围生态的滋养与影响。
最后一句“可堪游女折芙蓉”,将视角转向了人类活动,通过“游女折芙蓉”的场景,表达了对护龙河美丽景色的欣赏与赞美。这里的“芙蓉”不仅指真实的花卉,也可能象征着美好的生活或情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护龙河作为自然与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承载的意义。
闲游北城隅,俯视清江郭。
洪川带名都,形势自相错。
楼观蔼郁郁,街巷纷以漠。
北城良巳高,况陟城上阁。
轻裳拂倒景,飞槛聆天乐。
夕山一何苍,夏潦弥井络。
冲风激回流,玄云骇难泊。
暗观逝者危,遂悟居者乐。
慷慨亮易感,扪心果谁恶。
夷险非我为,弹剑且尽酌。
白马紫金羁,杨鞭过市驰。
万人皆辟易,言是卖珠儿。
生长本倡门,结交蒙主恩。
寝食玉榻侧,独聆瀀渥言。
取金大长秋,徵歌李延年。
家住十重楼,珠帘白玉钩。
绮绣裁襦裳,妖艳无匹俦。
片言即赐第,意气凌丑侯。
龙旌兮玄牡,重阙兮紫府。
夫君兮不可以见,女踯躅兮徒自苦。
冲风起兮河曾波,岩岪崛兮桂萝。
折琼蕊兮贻女,媒不通兮怨嗟。
若有人兮乘游龙,佩苍景兮御清风。
陟帝左兮右降,又翱翔兮极中。
君游兮昆崙,又夕宴兮王母。
缓节兮永歌,纷佾兮繁舞。
望遥浦兮御舸,吹参差兮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