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落木倚嵯峨,杰阁平临试一过。
大海乱云当槛出,石帆飞雨抱城多。
侧身天地频欹帽,对酒河山有放歌。
欲采黄花人不见,东篱秋思近如何。
西风落木倚嵯峨,杰阁平临试一过。
大海乱云当槛出,石帆飞雨抱城多。
侧身天地频欹帽,对酒河山有放歌。
欲采黄花人不见,东篱秋思近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临西郊佛阁时所见的风雨景象与内心感受。首联“西风落木倚嵯峨,杰阁平临试一过”以西风、落木、嵯峨山峰和高耸的佛阁起笔,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孤高的氛围。颔联“大海乱云当槛出,石帆飞雨抱城多”则通过“乱云”、“飞雨”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风雨交加的动态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片混沌而磅礴的自然之中。
颈联“侧身天地频欹帽,对酒河山有放歌”转而抒发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感慨与豪情。在风雨中侧身天地,不仅帽子倾斜,更是心灵的震撼与自由的释放,诗人借酒抒怀,对眼前的山河美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激荡。
尾联“欲采黄花人不见,东篱秋思近如何”则以“黄花”(菊花)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秋天的思念与感慨。在风雨中,诗人想要采摘几朵黄花,却无人相伴,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孤独心境的映射。最后,诗人以“东篱秋思近如何”收尾,引人深思,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