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才力自时须,今代鹓行政要渠。
亦有故人岩石里,未嫌不奉子公书。
纵横才力自时须,今代鹓行政要渠。
亦有故人岩石里,未嫌不奉子公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迥所作,名为《公肃在东南三有书来未报闻其除司直以诗寄贺且谢(其三)》。史迥字号伯子,是一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之士。诗中的“纵横才力自时须,今代鹓行政要渠”表达了诗人对公肃在任上所展现的卓越才能和适时应对各种政事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这两句通过“纵横”比喻政治手腕的灵活多变,以及“才力”的充沛,强调了公肃处理朝廷政务的能力。同时,“要渠”则是形容其在职位上能够理清纷繁复杂的事物。
接着,“亦有故人岩石里,未嫌不奉子公书”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隐居山林、淡泊名利态度的赞赏。这里的“故人”指的是公肃,这位身处官场之中的人仍保持着清高脱俗,不为世俗所动摇。即便是在自然界的岩石之间,也未曾有过嫌弃不理睬子孙后代的书信,显示了其超然物外、不忘初心的品格。
史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公肃在官场中保持高洁人格和卓越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淡泊名利、不忘根本的欣赏。诗句流畅自然,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敬意,是一篇情真意切、颇具深度的赠答之作。
念芳钿委路,粉浪翻空,谁补春痕。
伫立伤心事,记宫檐点鬓,候馆沾襟。
东君护香情薄,不管径云深。
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
梨云已成梦,谩蝶恨凄凉,人怨黄昏。
捻残枝重嗅,似徐娘虽老,犹有风情。
不禁许多芳思,青子渐成阴。
怕酒醒歌阑,空庭夜月羌管清。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
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
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岁月晚,霜风急。
嗟老子,为行客。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
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
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