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
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
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出门忽不乐,欲进心恒慅。
但恐蛟龙怒,骨肉沦波涛。
人生亦有命,圣贤莫能逃。
遗穗尚可拾,言归卧林皋。
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
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
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出门忽不乐,欲进心恒慅。
但恐蛟龙怒,骨肉沦波涛。
人生亦有命,圣贤莫能逃。
遗穗尚可拾,言归卧林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古意(其六)》,描绘了主人公夜晚乘船出海远游的场景。他带着对财富的渴望,计划将海底的珊瑚和珍珠带往中原,以期像金张那样的豪富。然而,航行过程中他却感到不快与忧虑,担心遭遇蛟龙的威胁,自己的生命和财富可能化为乌有。诗人借主人公的内心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他以"遗穗尚可拾"自慰,即使不能实现远游的梦想,至少还有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选择。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袁凯诗歌的深沉和内省。
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
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
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
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
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
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
当从令伊后,再往步柏林。
秖到潇湘水,洞庭湖未游。
饮泉看月别,下峡听猿愁。
讲不停雷雨,吟当近海流。
降霜归楚夕,星冷玉泉秋。
白羽插雕弓,蜺旌动朔风。
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
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