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出入承明庐,珠玉娟娟落海隅。
天上故交多国士,月中閒坐忆樵夫。
董狐无愧春秋笔,贺监宁忘日月湖。
深喜欲归先有信,轺车秋尽出京都。
史臣出入承明庐,珠玉娟娟落海隅。
天上故交多国士,月中閒坐忆樵夫。
董狐无愧春秋笔,贺监宁忘日月湖。
深喜欲归先有信,轺车秋尽出京都。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答马易之编修次来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载的责任感和对友情的怀念。首句“史臣出入承明庐”描绘了史官在朝廷中忙碌的身影,暗示其肩负着记录历史的重任。接下来,“珠玉娟娟落海隅”以比喻手法,将史书比作明珠美玉,虽远离京城,但仍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天上故交多国士”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重,将他们比作天上的国士,显示出他们的高尚品质。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如樵夫般的闲适时光,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董狐无愧春秋笔”引用董狐直书的历史典故,表明自己书写历史时坚守公正,不畏权贵。
“贺监宁忘日月湖”借贺知章的典故,表达对友情的持久记忆,即使身处异乡,也难忘昔日共度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深喜欲归先有信,轺车秋尽出京都”则透露出诗人即将结束任期,满心欢喜地期待回归,且已提前告知友人,显示出其为人诚实守信的品格。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既体现了史臣的使命感,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
众香国,问谁管领群芳。
展冰绡、研朱滴粉,安排疏密停当。
借传神、散花妙手,环肥燕瘦几评量。
含露临风,拒霜擎雨,蕊宫仙子斗新妆。
更看取、霓旌霞葆,掩映影苍茫。
应不许、天风吹损,离合神光。
算前身、司花是惯,自然结习难忘。
拈霜毫、慢渲细染,花随腕底散天香。
故向人间,流传神品,千年艳质好收藏。
看不足、陆离交错,颠倒费端详。
端详处、花花叶叶,皆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