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岸边玉作林,江东城中土如金。
嫔嫱午夜宝阶侍,凤皇春晓丹山吟。
湘娥泣残和泪洗,竿竿洒湿胭脂水。
青琅玕换赤珊瑚,步障王家排十里。
翠幢导下姑射山,清风满地月满天。
南海岸边玉作林,江东城中土如金。
嫔嫱午夜宝阶侍,凤皇春晓丹山吟。
湘娥泣残和泪洗,竿竿洒湿胭脂水。
青琅玕换赤珊瑚,步障王家排十里。
翠幢导下姑射山,清风满地月满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瑰丽而神秘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海岸边与江东城中的不同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珍贵与美丽。开篇“南海岸边玉作林,江东城中土如金”两句,将南海的玉质美景与江东的黄金之地进行对比,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瑰丽,也隐含了对财富与价值的不同理解。
接着,“嫔嫱午夜宝阶侍,凤皇春晓丹山吟”描绘了夜晚宫殿中美女侍立于宝阶之上的场景,以及清晨丹山上凤凰的吟唱,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而“湘娥泣残和泪洗,竿竿洒湿胭脂水”则通过湘娥的泪水与胭脂水的渲染,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柔情,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姿。
“青琅玕换赤珊瑚,步障王家排十里”两句,以青色的竹子与红色的珊瑚进行对比,不仅展现了色彩的鲜明,也暗示了物质世界的变换与价值的转换。最后,“翠幢导下姑射山,清风满地月满天”以翠绿色的伞状物引导着人们前往姑射山,清风与满月的描绘,赋予了整个画面以宁静与祥和的气息,同时也寓意着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审美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方丈蓬莱第一人,星轺玉节正青春。
只今回鴈峰头客,曾触神龙领下鳞。
未遣五纹朝补衮,便应三字夜司纶。
湘江绿净不可垂,却要珠玑欬唾新。
煮海谁为崇,沿淮困不胜。
民思贤使者,帝遣大农丞。
玉节寒侵斗,牙樯冻作冰。
来归闻早著,紫禁要渠登。
把酒春如许,论诗夜未央。
相逢便金石,何必试冰霜。
离合知难免,愁思自不忘。
他年一茅屋,公肯访荒凉?
龙尾名臣进宝奎,虎头移镇赴榕溪。
握刀将师迎牙纛,解辫戎蛮贡象犀。
翠浪玉虹余昨梦,碧篸罗带入新题。
凤池鸡树公栖处,早个云飞不要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