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相过寂寞滨,心如符券迹参辰。
骨香万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复伸。
哀仲行诗谁续古,补中丞传岂无人。
短歌虽愧招魂作,或可留传达史臣。
去岁相过寂寞滨,心如符券迹参辰。
骨香万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复伸。
哀仲行诗谁续古,补中丞传岂无人。
短歌虽愧招魂作,或可留传达史臣。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思与历史记忆的诗作,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回顾往昔的情怀,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缅绵情感。首句“去岁相过寂寞滨”表达了诗人在一年过去后,再次踏足那条寂静而又孤独的河岸,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念。
接着,“心如符券迹参辰”则形象地比喻了诗人的心志坚定不移,如同古代用以联结神灵与人类之间誓言的符券一样,深刻而不可动摇。这里的“参辰”指的是古人观察星辰以判断时间和方向,暗示诗人内心的坚定如同恒星。
“骨香万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复伸”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前贤的崇敬之情。尽管历经无数次的磨难和死亡考验,但他们的精神和志节却始终如骨中的香气一样,不会腐朽。相反,对于那些屈服于世俗的人,即使生过千百次,也无法重新站立,表达了诗人对坚守理想与信念的赞美。
“哀仲行诗谁续古”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失传或未被发掘的文学遗产表示哀悼和怀念之情。这里的“哀仲”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上的诗人,或者是对所有早逝文学才子的共同称呼。
“补中丞传岂无人”则表达了对那些需要被补救或记录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关切。诗人在问,是否真的没有人去完成这项重要的史学工作。
最后,“短歌虽愧招魂作,或可留传达史臣”表明尽管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不足以承载伟大的历史使命,但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简短的歌谣能够召唤那些逝去灵魂,并且希望这些努力能够被后世所记取,成为史书上的重要篇章。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深沉而又不屈的精神气质,是对历史、文学和个人理想的深刻反思。
骊珠兴彩照燕南。
喜气溢街谈。
未到灵椿丹桂,一枝先看宜男。
明年人日,探官贴子,已具新衔。
管甚犀郎小小,安排竹马青衫。
恩水上觅红云一首,已见五卷本一。
又周泳先据明曹璇琼花集,补好问望江南维扬好灵宇看琼花一首乃宋韩琦词。
诗见及,因为赋此相思一尊酒,今日尽君欢。
长歌一写孤愤,西北望长安。
郁郁阊门轩盖,浩浩龙津车马,风雪一家寒。
钟鼓催人老,天地为谁宽。
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
可能封塞包o,驱去复来还。
清庙千金康瓠,短褐连城双璧,行路古来难。
枯柏在南涧,留待百年看。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西斋向晓。
窗影动、人声悄。
梦中行处,数枝临水,幽花相照。
把酒长歌,犹记竹间啼鸟。
风流易老。
更常被、闲愁恼。
年年春事,大都探得,欢游多少。
一夜狂风,又是海棠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