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十馀番风信透。花到生朝,点染春如绣。
忍怯轻寒笼翠袖。红绡闲系为花寿。
碧玉妆成池上柳。听彻莺声,舌胜调簧溜。
此日过尤容易否。一梳明月穿窗又。
已十馀番风信透。花到生朝,点染春如绣。
忍怯轻寒笼翠袖。红绡闲系为花寿。
碧玉妆成池上柳。听彻莺声,舌胜调簧溜。
此日过尤容易否。一梳明月穿窗又。
这首《鹊踏枝·花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朝节的景象与情感。开篇“已十馀番风信透”,点出时节变换,风信子已经经历了十余次的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接着“花到生朝,点染春如绣”,将花开比作春天的锦绣,生动地展现了花朝节时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的景象。
“忍怯轻寒笼翠袖”一句,通过女子的衣着细节,表现了对轻寒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红绡闲系为花寿”,则表达了对花朵长寿的美好祝愿,红绡(红色丝织品)的使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碧玉妆成池上柳,听彻莺声,舌胜调簧溜。”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碧绿的柳树如同碧玉般装饰着池塘,黄莺的啼鸣如同乐师调弦般悦耳动听。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隐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声音的欣赏。
最后,“此日过尤容易否。一梳明月穿窗又。”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月光如梳,轻轻穿过窗户,留下斑驳的光影,既是对夜晚美景的描绘,也是对时间流转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花朝节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