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南峰隐居图·其二》
《金南峰隐居图·其二》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

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0)
注释
身:身体。
在:处于。
山:山脉。
中:里面。
不:不。
见:看见。
更:更加。
孱颜:娇小秀丽的样子。
煌煌:光彩夺目。
三秀:指美丽的植物或景色,这里可能特指某种花卉。
如:如果。
堪:能够。
采:采摘。
拂石:枕着石头。
眠云:枕着云彩。
未忍:不忍心。
还:返回。
翻译
身处山中却看不见山,反而从远处看显得更加娇小秀丽。
那光彩夺目的三秀花如果可以采摘,我宁愿躺在石头上枕着云彩也不愿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及心境。开篇“身在山中不见山,卻因远看更孱颜”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似乎融入自然之中,与山林合而为一,甚至连山的存在也淡忘了,但当他从远处眺望时,却发现山色的淡漠与自己的心境相呼应。

以下是对接下来的两句进行鉴赏:“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煌煌三秀如堪采”中,“三秀”可能指的是山的三种不同面貌,如峻拔、险怪、幽深等,而“如堪采”则是说诗人对这山之美有所选择和品味,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精心挑选与欣赏。“拂石眠云未忍还”,这里的“拊石”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倚靠在岩石上,而“眠云”则是说他沉浸于云雾间,忘却了归途,“未忍还”表达了一种不愿离开这宁静自然环境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以及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即事

汉家七叶珥金貂,不见松阴叹绿苗。

却叹江陵浪花蕊,一时开放等闲消。

(0)

徐州

今岁青青陇麦稠,去年河水过堤流。

无家不自波中出,有鳖都经树杪游。

枣叶双扉询翠袖,柳根一面护黄楼。

泗州潭底猕猴老,不信今还锁泗州。

(0)

初入京瞻宫阙

域中夷夏极,天上帝王家。

西内宸居逼,南都鼎地赊。

乌啼御沟柳,象散阁门花。

昨到贫方朔,封书载几车。

(0)

上冢

吾叔邵武公,当年与我翁。

双陪闽蜀守,竹马走儿童。

归来知几日,相继归窀穸。

黄泥闭雪髭,欲会那可得。

叔家城北居,高栋亦彫题。

邀宾夕驻马,为母日烹鸡。

一朝桑海换,不能保子孙。

负薪冢上道,养鸭水边村。

我今六十五,仍高破角巾。

年年上爷冢,每每到孙家。

孙家留我坐,孙妇办汤茶。

以我上冢牲,啖孙且满引。

绕篱黄蝶飞,抽篱高碧笋。

起视檐西东,分檐住蜜蜂。

问蜂窠几许,四十还有馀。

窠窠如不败,胜我十亩租。

(0)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其一

旧识园梅与径蓬,新泉照眼后堂中。

松明涧道余寒雪,草色筵开上日风。

颜面过年梁月白,欢娱今夕烛花红。

它时守岁招呼近,只在藤萝水石东。

(0)

画枯木怪石次比玉除夕诗韵

当年饯腊有秋茶,添却庭梅点岁华。

争喜小儿仍爱客,只嫌老子不归家。

池塘无梦伤春草,门巷多时厌雪花。

贫病亦知难慰意,漫图枯木向君夸。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