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门风义有谁知,旋打长船待我归。
秋入江湖正潇洒,欢然鸣橹去如飞。
市门风义有谁知,旋打长船待我归。
秋入江湖正潇洒,欢然鸣橹去如飞。
这首诗描绘了市井生活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市门风义有谁知”,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市井中人情风义的感慨,似乎在问世间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这种淳朴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这里的“风义”不仅指市井间的风俗习惯,更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的精神。
次句“旋打长船待我归”,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他想象着自己乘坐一条长船,随时准备迎接回家的时刻。这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归家,更是心灵上的回归,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第三句“秋入江湖正潇洒”,将季节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湖的宁静而洒脱的画面。秋天的湖面,波光粼粼,落叶飘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里的“潇洒”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最后一句“欢然鸣橹去如飞”,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以欢快的心情,挥动船桨,仿佛乘风破浪,疾速前行。这不仅是对行动速度的描述,更是对内心喜悦和自由状态的生动写照。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市井生活中的真挚情感、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思考。
有口莫饮朝市水,有脚莫踏红尘地。
市朝之水不可饮,尘埃一涴无由洗。
十年阅世真梦寐,一日逢君得欢喜。
自嫌急雨倒晴雷,且愿浊河露清泚。
君行此去道庐山,为我作诗山两间。
寒泉夜听鸣玦环,刬茅后池种白莲。
更约洪谢林汪潘,徐李欲去不作难。
倚松闻之亦解颜,我且往矣君先还。
看花不忍摘,忆在历阳时。
梦挟春风走,生嫌莫景移。
老人扶杖隐,诸少倚歌迟。
懒拙今谁问,漂流只自知。
久无红颊映,但有白须随。
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
谩成归隐梦,频有送行诗。
痛饮心犹在,高吟病不宜。
未应讥偪仄,或恐胜肥痴。
何日江南去,秋帆满意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