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违情有悲,欢聚理无欺。
欢怨非中则,感离难重持。
才见春华交,倏巳晨露滋。
秋风吹罗袂,团扇不复施。
团扇与罗袂,用舍各有时。
炎寒启迭运,超旷多远期。
勿徒叹捐弃,恩爱倘中移。
怨违情有悲,欢聚理无欺。
欢怨非中则,感离难重持。
才见春华交,倏巳晨露滋。
秋风吹罗袂,团扇不复施。
团扇与罗袂,用舍各有时。
炎寒启迭运,超旷多远期。
勿徒叹捐弃,恩爱倘中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怨歌行》,以怨恨和欢乐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复杂性。首句“怨违情有悲”,揭示了人的情感在违逆时所带有的悲伤;次句“欢聚理无欺”则强调了欢愉相聚的正当性,暗示了理性对待情感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欢怨非中则”表达出情感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情境转换而起伏;“感离难重持”则描绘了离别带来的深刻感受,难以持久维持。诗人以自然景象作比,“春华交”象征短暂的美好,“晨露滋”暗示时光易逝,“秋风”和“团扇”则寓言岁月流转,人事更替。
“团扇与罗袂,用舍各有时”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有其兴衰更替,即使是恩爱之情,也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而转移。最后两句“炎寒启迭运,超旷多远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豁达理解,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情感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生情感的复杂性和无常,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
颜子在陋巷,无一当其心。
日惟圣之学,正自惜分阴。
子生千载后,此意尚能寻。
斋虽名漫浪,迹岂计浮沉。
文字浩今古,不受俗务侵。
端如贮美酒,妙处当自斟。
临卷忽有得,如来君义临。
即此是圣域,子行无滞淫。
未有丝毫补县官,几年流转但求安。
江湖自称嵇康懒,故旧空嗟范叔寒。
顾我初无食肉相,喜公复著侍臣冠。
新诗不忘东山志,敢作寻常禁近看。
君家茅屋低蓬蒿,客来颇厌蛙蚓号。
何得有此山突兀,气压太华陵嵩高。
坐看远涧受悬瀑,似听跬步鸣秋涛。
槎牙老树半枯死,上倚绝壁缘飞猱。
我行日畏盗贼逼,敢厌瘴疠多腥臊。
偶逢坐稳懒归去,豁达眼界无纤毫。
岭南山水固多异,恨无中州清淑气。
对君图障心恍然,便如太华嵩高前。
君但对此能高眠,当有好句令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