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文脍炙在吾乡,赋罢谁能少荐扬。
声迹有妻先蝶梦,行藏无子付洴方。
云萝烟蔓新泉宅,秋月春花旧野堂。
交倡丝笺真翰墨,几人知为宝巾箱。
遗文脍炙在吾乡,赋罢谁能少荐扬。
声迹有妻先蝶梦,行藏无子付洴方。
云萝烟蔓新泉宅,秋月春花旧野堂。
交倡丝笺真翰墨,几人知为宝巾箱。
这首诗是叶大年在宋朝所作,名为《挽王学正(其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人遗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被发掘的感慨。
“遗文脍炙在吾乡,赋罢谁能少荐扬。”开篇两句,通过“遗文”和“脍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文学作品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才华未被认可的感慨。
“声迹有妻先蝶梦,行藏无子付洴方。”这两句中,“声迹”和“行藏”暗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和承载。同时,通过“妻先蝶梦”和“无子”,诗人表达了一种生命中的孤独与无依。
“云萝烟蔓新泉宅,秋月春花旧野堂。”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新泉宅和旧野堂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区别,也象征着时光流转与个人命运的变迁。
“交倡丝笺真翰墨,几人知为宝巾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珍视以及他人难以理解其价值的心情。通过“交倡”和“真翰”,强调了作品的真实与非凡,同时“几人知为宝巾箱”则是对外界不解之人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深沉的自我表达,既有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命运的叹息。叶大年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震方望欲鼌,烂然明银海。
天高湛霜气,大陆澄霞彩。
方欣全赵胜,更惭魏多垒。
衰谢混俗宜,飞扬雄心改。
伊昔蒙国书,时维帝元载。
牧冀缺远图,家吴起深悔。
疲马良念归,长林放麋在。
筹边让群乂,勤王济真宰。
挂冠亦由余,何求复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