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低,云叶莹。飞过画楼还凝。兰口蹙,雪牙攒。
一声春月寒。灯才莹。香初烬。又被子规催紧。
最是你,柰何人。临岐波眼频。
楚天低,云叶莹。飞过画楼还凝。兰口蹙,雪牙攒。
一声春月寒。灯才莹。香初烬。又被子规催紧。
最是你,柰何人。临岐波眼频。
这首《更漏子》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哀愁。
开篇“楚天低,云叶莹”,描绘出一片低垂的楚天,云层如玉般晶莹,营造出一种幽远而清冷的氛围。接着“飞过画楼还凝”,写出了云彩在画楼前停留的瞬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
“兰口蹙,雪牙攒”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兰花的细小花蕊比作蹙起的嘴唇,将雪花的尖锐比作攒聚的牙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夜的寒冷与清新。而“一声春月寒”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春夜的寂静与寒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接下来,“灯才莹。香初烬。”描述了室内灯火微弱,香气渐散的情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最后,“又被子规催紧。最是你,柰何人。临岐波眼频。”子规鸟的啼叫,如同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不舍。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离别之苦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更漏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幽幽,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