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
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
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
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
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
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
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表达了诗人在中年时开始领悟到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存在,并决心要去寻找这种力量。在"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一句中,"抗策"意味着背负农具,"还南山"则是返回山林之地,而"水木自相亲"描绘出自然界中水与树木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的意境,诗人在深林中开辟出一条小路,周围环绕着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接着"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则展示了诗人每天清晨出去采摘野菜,傍晚时分割柴火以备夜晚之用,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节奏。
最后几句"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描绘了山林中的季节更迭,云雾缭绕在万壑之间,冬雪一去便是千崖回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丽景观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则是诗人向同道中人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将这种精神境界传承下去,不让它在后来的岁月中消失。
我家城东南,数日过城北。
马家池头竹树幽,破晓来看雨中色。
我思移竹先移居,近乞数笋栽东隅。
待其干老笋复茁,影覆一室真吾庐。
君于此意亦三复,笔底森森绘寒玉。
夜阑题竹复赠君,惊笋出我墙东屋。
墙阴拥翠浪。搔首繁华成俯仰。
藤络苔皴草长,是亲见光尧,蓬莱无恙。香销玉葬。
怕夜深、山鬼来往。凄凉处、奉华旧阁,记否捲帘赏。
惆怅。疏蛬藏响。雨洗净、嶙峋十丈。芙蓉孤倚月幌。
问点额宫梅,已归天上。冷衙蜂乍放。
不照到、铜沟腻涨。青芜里、宣和金字,也是此情况。
梨云欲堕,蕉雨才停,微烟低袅湘竹。
梦境迷离,响听瓶笙相续。
文窗绡帷半卷,漾溶溶、翠痕如縠。
诗魂悄,定应吟遍,万山凉绿。
更著一庭花气,约几缕炉薰,暖香浮屋。
徬佛天风,吹度碧城阑曲。
惺忪慧心易警,正鹦鹉、帘钩催觉。
扶倦起,瀹灵芽、嫩汤初熟。
风度疏篁,露下高梧,清辉转扬。
更凉莎绕砌,蛩声断续,明云度水,雁影微茫。
绿酿浮杯,红纱照坐,起舞当筵低复昂。
秋光好,且冷吟閒醉,此计差长。偶然阑入欢埸。
有俗客、前来兴也妨。
恰人如两晋,襟怀洒落,樽开三雅,裙屐回翔。
笑语官奴,兼呼末婢,落笔争誇锦绣肠。
流连久,爱清言郭象,狂态袁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