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疏篁,露下高梧,清辉转扬。
更凉莎绕砌,蛩声断续,明云度水,雁影微茫。
绿酿浮杯,红纱照坐,起舞当筵低复昂。
秋光好,且冷吟閒醉,此计差长。偶然阑入欢埸。
有俗客、前来兴也妨。
恰人如两晋,襟怀洒落,樽开三雅,裙屐回翔。
笑语官奴,兼呼末婢,落笔争誇锦绣肠。
流连久,爱清言郭象,狂态袁羊。
风度疏篁,露下高梧,清辉转扬。
更凉莎绕砌,蛩声断续,明云度水,雁影微茫。
绿酿浮杯,红纱照坐,起舞当筵低复昂。
秋光好,且冷吟閒醉,此计差长。偶然阑入欢埸。
有俗客、前来兴也妨。
恰人如两晋,襟怀洒落,樽开三雅,裙屐回翔。
笑语官奴,兼呼末婢,落笔争誇锦绣肠。
流连久,爱清言郭象,狂态袁羊。
这首《沁园春》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的生动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宴会上的欢愉氛围。
首先,词的开头“风度疏篁,露下高梧,清辉转扬”描绘了秋夜的景色,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露珠从高大的梧桐树上滴落,月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清辉。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接着,“凉莎绕砌,蛩声断续,明云度水,雁影微茫”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特色。凉爽的莎草环绕着石阶,蟋蟀的叫声时断时续,明月穿过水面,雁群在空中留下淡淡的影子。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绿酿浮杯,红纱照坐,起舞当筵低复昂”则转向了宴会的情景。绿色的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红色的纱帐照亮了座位,人们在宴席上起舞,舞姿或低沉或高昂,充满了活力与欢乐。
接下来,“秋光好,且冷吟闲醉,此计差长”表达了对当前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在秋光的美好中,诗人选择冷吟(即在寒冷中吟诗)和闲醉(悠闲地饮酒),这样的安排让时光显得更加悠长。
“偶然阑入欢场,有俗客、前来兴也妨”则描述了意外的访客给宴会带来的小插曲。原本的欢愉气氛被突如其来的俗客打破,但这种意外反而增添了宴会的乐趣。
“恰人如两晋,襟怀洒落,樽开三雅,裙屐回翔”将宴会的参与者比作两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他们举止洒脱,饮酒谈诗,舞步轻盈,展现了高雅的风范。
最后,“笑语官奴,兼呼末婢,落笔争夸锦绣肠”描绘了宴会中的轻松氛围。主人与仆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欢笑,甚至包括了对仆人的称呼,体现了平等和谐的关系。同时,宾客们在宴会上挥毫泼墨,竞相夸耀自己的才华。
“流连久,爱清言郭象,狂态袁羊”总结了整个宴会的氛围,表达了对郭象(东晋玄学家)的清谈之爱和袁羊(东晋名士)的狂放之态的喜爱,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宴饮的美丽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人文之趣和情感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