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
飘飘风花乾,渥渥雨叶盛。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
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
飘飘风花乾,渥渥雨叶盛。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
“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开篇即以堂前的古榆和垂柳为画面中心,这些树木在春日的阳光照射下,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空间。
“飘飘风花乾,渥渥雨叶盛。”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细腻的花瓣随风轻轻舞落,仿佛在空中飘扬;而经历了雨水滋润后的叶子更加鲜绿丰茂。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随后,诗人转向声音和时间的描绘:鸟儿在悠长的春日午后开始啼鸣,外出的人们渐渐离去,门前变得更加寂静。这两句不仅传达了时间流逝的声音感受,也反映出了一个安宁无扰的居住环境。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末尾两句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对外界的喧嚣和纷争持有距离,不再渴望去干预或改变世界,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世俗、求同道者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以及他对于世俗纷扰保持距离、寻找知音的个人情怀。
容膝徒知取易安,容君数百又何宽。
若人问我名斋义,两语从渠作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