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飘风一逐臣,帝教再起牧吾民。
非才窃愧天边宠,病体难胜海上春。
箫鼓暂同田舍乐,庖厨不减布衣贫。
故园松菊应无恙,总辨芳心待主人。
万里飘风一逐臣,帝教再起牧吾民。
非才窃愧天边宠,病体难胜海上春。
箫鼓暂同田舍乐,庖厨不减布衣贫。
故园松菊应无恙,总辨芳心待主人。
这首明代诗人岳正的《莆阳迎春》描绘了诗人被贬谪远方,但仍心系民生的情景。首句“万里飘风一逐臣”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流放的艰辛,如同风吹落叶般远离故乡。第二句“帝教再起牧吾民”表达了他接受重任,决心为百姓服务的决心。
“非才窃愧天边宠”表达了诗人的谦逊和对朝廷恩典的感激,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省。接着,“病体难胜海上春”以身体状况暗示环境的艰苦,但他的乐观精神并未因此消减。
“箫鼓暂同田舍乐,庖厨不减布衣贫”描述了他在简朴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与百姓共度田间农事的欢乐,体现了他的亲民情怀。最后一句“故园松菊应无恙,总辨芳心待主人”以故园的松菊象征自己的高洁品格,期待有一天能回归,继续为国为民效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贬谪的苦楚,又有积极的担当,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的人格魅力。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一叶初自吟,万叶竞相谑。
就彼最高枝,相摩应宫角。
燥响欲相凭,风来能领略。
须臾不闻风,但听雨索索。
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
风停叶静时,雨从何处著。
霜野物声乾,终带尘土浊。
篷音非出虚,瓢音太伤朴。
得似此声清,潇洒过笙鹤。
天籁者非耶,夔襄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