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清明未到。早见梨花开了。
斗酒初携,漫听莺语,先洗梨花貌。
试把花枝斜插好。一任东风吹帽。
纵月黑天昏,累累满树,堪作珠光照。
风雨清明未到。早见梨花开了。
斗酒初携,漫听莺语,先洗梨花貌。
试把花枝斜插好。一任东风吹帽。
纵月黑天昏,累累满树,堪作珠光照。
这首《雨中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雨中的梨花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诗意。
首句“风雨清明未到”,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节还未真正到来,但已经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润。接着“早见梨花开了”一句,直接描绘出梨花在春雨的滋润下提前绽放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斗酒初携,漫听莺语,先洗梨花貌。”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饮酒赏花的情景与自然界的鸟鸣声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斗酒初携,意味着带着酒意去欣赏梨花,而漫听莺语,则是沉浸在鸟鸣声中,仿佛是在为梨花洗去尘埃,增添了一份雅致与宁静。
“试把花枝斜插好。一任东风吹帽。”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赏花的场景,通过“斜插花枝”的动作,展现了赏花人的风雅与闲适。同时,“一任东风吹帽”则暗示了自然界的风力,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和煦,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随遇而安。
最后,“纵月黑天昏,累累满树,堪作珠光照。”这句话将场景从白天转换到了夜晚,即使在月黑天昏之时,满树的梨花依然璀璨夺目,如同珍珠般照亮了夜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减色的感慨。
整体而言,《雨中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清明时节雨中梨花的美丽景象,以及赏花人的心境和情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
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
终日空理棹,经年犹别家。
顷来行已远,弥觉天无涯。
白云意自深,沧海梦难隔。
迢递万里帆,飘飖一行客。
独怜西江外,远寄风波里。
平湖流楚天,孤雁渡湘水。
湘流澹澹空愁予,猿啼啾啾满南楚。
扁舟泊处闻此声,江客相看泪如雨。
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
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
骢马入关西,白云独何适。
相思烟水外,唯有心不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