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cuīquējiànxún
táng / liúyánshǐ

鹿xiùqīngshǔěrjīnqiánjiěbàicháochén

báichuángháigòngshānlǎoxiūrén

翻译
穿着鹿皮衣袖手持青藜杖,隐士怎会向朝廷官员行礼。
与妻子共同居住在简陋的草屋,年迈的妻子并不以此为耻。
注释
鹿袖:鹿皮衣袖。
青藜:一种植物,古人常用其制作手杖。
潜夫:隐士。
岂:怎么。
拜朝臣:向朝廷官员行礼。
白屋:简陋的草屋。
藜床:用藜草编织的床。
山妻:住在山野间的妻子。
老大:年纪大。
羞人:感到羞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两句,通过对比隐逸者的服饰和普通官员的不同,表达了隐逸者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和淡然。鹿袖、青藜、鼠耳巾都是山中自然物象的运用,寓意着隐逸者的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通,而“潜夫岂解拜朝臣”则强调了他们对官场礼仪的不屑一顾。

接着,“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隐逸者与山中妻子的生活景象。白屋、藜床都是简陋而自然的居住环境,与山中的氛围融为一体,而“山妻老大不羞人”则表现出他们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坦然,既无世俗的羞涩,也没有高贵与低贱之分。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感秋和钱紫山

病客独吟江上山,卧看红叶对柴关。

风来已觉桃笙冷,雨过惟馀苔藓閒。

堂上虫声喧坐榻,城头月色照沙湾。

少年许国心犹在,感叹于今鬓欲斑。

(0)

漂母祠

一饭相怜良不易,千金为报更何难。

天生豪杰终扶汉,谁在尘埃豫识韩。

阿母淮阳祠貌古,王孙云梦主恩残。

登台一掬伤心泪,洒向西风木叶乾。

(0)

和白沙先生菊花

紫艳初移自涧滨,幽怀更对白纶巾。

楚云别去遥相忆,欲折寒香寄远人。

(0)

和伍抑斋用韵

半幅寒衾一卷毡,昔年挑过岭云颠。

亦知悃愊非时好,难作脂韦取世怜。

回首烟霞逢道侣,寄情水月伴吟仙。

与君采采南山蕨,胜却当时愧俸钱。

(0)

小除夕郭乐周小酌舟中

簌簌寒风霜满林,数株疏柳暮烟沉。

黄河日夜波声急,不似思乡一片心。

(0)

读水程

太庙应禅峡,终朝近梵宫。

往来均履顺,动静各悬空。

舟楫资人力,波涛擅帝功。

夜梦莫须有,天机将无同。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