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邀游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不畏艰险、勇敢前行的性格。首句“逆浪故相邀”表明是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与旧友邀约同游,显示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力的挑战。第二句“菱舟不怕遥”则以菱形小船比喻自己,即使面对远行也毫无畏惧,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和坚定。
第三句“妾家扬子住”通过提及“妾家”,即诗人自己的家乡,将场景转向具体的居所——扬州。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重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里不仅经济繁华,而且文化丰富,水域宽广。
末句“便弄广陵潮”中的“广陵”,又是扬州的别称,而“弄潮”则是一种乐在波涛之中、不畏强潮的行为。这里的“弄”字含有玩耍、驾驭之意,显示了诗人对待生命和自然界的态度——即使面对奔腾咆哮的大海,也能以一种轻松自如的姿态去驾驭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一个勇敢、乐观、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力的尊重与挑战的复杂心态,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
有天斯有地,有君斯有臣。
君臣亦天合,谁云属之人。
君者臣之亲,臣则君之邻。
微虫有蜂蚁,而人岂无伦。
不见唐虞世,五人作同寅。
不见文武时,二公为经纶。
如何衰季世,颓风竟难淳。
全躯保妻子,临危谁致身。
皇天生下民,而必立之君。
端居统万国,宵旰极忧勤。
创业藉神武,守成资圣文。
功德配天地,休声光典坟。
典坟既以远,区宇时并分。
六朝及五部,割标徒纷纭。
此疆而彼界,蒸黎蒙兵氛。
干戈无时息,嗟我赤子群。
边地悲风声鼓角,长天万里愁云薄。
忽闻天使自天来,龙支城门聊一开。
碧眼羌儿屯且守,没蕃老兵无黑首。
马前拜问天可汗,五十年来今健否。
涕流自说山东住,结发从军隶边戍。
一自西戎侵玉关,泾陇烽烟薰两间。
汉军战死音声绝,战骨凭谁埋故山。
十中存者仅三五,哀哀泪滴龙堆土。
旃裘禦雪酪充饥,年深渐解蕃人语。
夜观北斗忆中原,每见花开思故园。
记得来时星火急,亲邻送我出前村。
凭君归报今天子,早发天兵下天水。
假若不来期速死,犹是唐家忠孝鬼。
良夜沈沈宫漏促,两阶庭燎烧银烛。
上宾入座气如虹,帘外佳人面如玉。
一举飞觥累十觞,凤笙龙管声锵锵。
满堂珠翠照人眼,酒边尤物令人狂。
风动俄然银烛灭,暗中求与同心结。
红颜变色绝冠缨,壮士羞颜冷於铁。
君王一笑许终欢,保全宾客曾无难。
夜深痛醉各归去,感恩直欲倾心肝。
从来燕礼惟三爵,三爵既过多失错。
不醉无归乃所私,饮而不乱真为乐。